中华仙学养生全书百度云盘PDF下载
术数

中华仙学养生全书百度云盘PDF下载

国学知识大全—若想心如明镜,必当饱读诗书。中医基础知识入门自学书籍下载 国学文化、国学古籍讲座、中医书籍、中医文化、中医书籍资料集合。 国学经典书籍推荐书目大全集下载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全部章节,更多内容,注册本站会员或者直接付费下载百度网盘或txt可以带走学习完整版更方便哦 (手机下载txt电子书用户选择浏览器打开–登录账号或直接购买—下载  既可!使用 电子书阅读器  阅读  效果更佳) 中华仙学养生全书百度云盘PDF下载》是胡海牙先生继《仙学必读》、《仙学辑要》二书出版后,献给广大仙学爱好者的又一部杰作。《中华仙学养生全书》包括复制版《扬善半月刊》、《仙道月报》合集与《陈撄宁仙学养生全书》文字版。这次胡海牙先生将多年珍藏的文稿无私奉献出来,对仙学界来说是一大幸事,也为后来者提供了可靠详实的理论依据。 全书中的内容,连最新出版的权威道教专著《中华道藏》与《道书集成》中也没有收录,因此显得更加珍贵。其中《周易参同契讲义》是首次在大陆出版;《乐育堂语录分类合编》又名《口诀钩玄录全集》,是陈撄宁先生在写作《口诀钩玄录初集》后,让他的学生缪德俊先生对其进行了分类合编,即将《乐育堂语录》与《道德经讲义》原书拆开,按照陈樱宁先生的仙学学术思想指导进行了重新分类整理。重新编排后,陈撄宁先生在每册书的封面上都加上了按语,使后学者读起来更加清晰方便。这本书是胡海牙先生珍藏了半个多世纪,今首次公开,以供读者阅读,相信每一个仙学爱好者都会从中受益。 中国古代仙学遗产非常丰富,但长期以来,只有少数学者在这个领域中辛勤耕耘,做着开拓的工作。近年来,国内仙学学术的研究发展正在迅速升温,但由于资料匮乏,目前主要是以文献研究为主,系统的专题研究较少。虽然有不少研究成果涉及我国古代仙学思想,但能否运用现代科学的立场、观点、方法进行整理和总结,是当代仙学研究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胡海牙先生在耄耄之年为我们提供的这份非常宝贵的资料,是非常时的,他在学术界的贡献及影响将是深远的。希望这本书的出版能让众多的仙学爱好者学习、研究、受益,并珍惜这份宝贵的仙学文化遗产! 仙学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自轩辕时代已有记载,至今已有五千余年。然而由于历史的限制,这门学术未能得到适当的发展。特别是东汉至民国初的近两千年间,仙学呈现出有仙无学的局面。那时的学仙者,或隐身于三教之中,或依赖于巫术,或寄托于其他,注重名义而忽视实质,使得仙学没有真正独立的学术地位,中华卓越的仙学学术几乎消失殆尽。 直到20世纪20年代,一代仙学大师陈撄宁先生,无法忍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被外来文化侵蚀的现状,以及中华仙学学术濒临绝迹的局面,不得不将仙学学术从三教理论的范畴中单独提取出来,将其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进行研究,以促进仙学的独立自由发展,摆脱其他宗教教义对仙学的束缚。
曾国藩冰鉴原文TXT完整版,冰鉴全文免费阅读
术数

曾国藩冰鉴原文TXT完整版,冰鉴全文免费阅读

国学知识大全—若想心如明镜,必当饱读诗书。中医基础知识入门自学书籍下载 国学文化、国学古籍讲座、中医书籍、中医文化、中医书籍资料集合。 国学经典书籍推荐书目大全集下载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数个章节,更多内容,注册本站会员或者直接付费下载txt学习完整版更方便哦 (手机下载用户选择浏览器打开–登录账号或直接购买—下载  既可!使用 电子书阅读器  阅读  效果更佳) 冰鉴原文TXT完整版,冰鉴全文免费阅读 冰鉴   (清)曾国藩撰 〈神骨章〉 第一 语云:「脱谷为糠,其髓斯存。」神之谓也。「山骞不崩,惟石为镇。」骨之谓也。一身精神,具乎两目;一身神骨,具乎面部。他家兼论形骸,文人先观神骨。开门见山,此为第一。 相家论神,有清浊之辨。清浊易辨,邪正难辨。欲辨邪正,先观动静。静若含珠,动若水发;静若无人,动若赴敌:此为澄清到底。静若萤光,动若流水,尖巧喜淫;静若半睡,动若鹿骇,别才而深思:一为败器,一为隐流,均之托迹二清,不可不辨。 凡精神,抖擞处易见,断续处难见。断者出处断,续者闭处续。道家所谓「收拾入门」之说,不了处,看其脱略;做了处,看其针线。小心者,从其做不了处看之,疏节阔目,若不经意,所谓脱略也。大胆者,从其做了处看之,慎重周密,无有苟且,所谓针线也。二者实看向内处,稍移外便落情态矣,情态易见。 骨有九起:天庭骨隆起,枕骨强起,顶骨平起,佐串骨角角,太阳骨线起,眉骨伏犀起,鼻骨芽起,[欢页]骨丰起,项骨平伏起。在头,以天庭骨、枕骨、太阳骨为主;在面,以眉骨、[欢页]骨为主。五者备,柱石器也;一,则不穷;二,则不贱;三,动履小胜;四,贵矣。 骨有色,面以青为主,「少年公卿半青面」是也。紫次之,白斯下矣。骨有质,头以联者为贵。碎次之。总之,头无恶骨,面佳不如头佳。然大而缺天庭,终是贱品;圆而无串骨,半为孤僧;鼻骨犯眉,堂上不寿。[欢页]骨与眼争,子嗣不立。此中贵贱,有毫厘、千里之辨。 〈刚柔章〉 第二 既识神骨,当辨刚柔。刚柔,则五行生克之数,名曰:「先天种子」。不足用补,有余用泄。消息直与命相通,此其皎然易见。 五行有合法,木合火,水合木,此顺而合。顺者多富,即贵亦在浮沉之间。金与火仇,有时合火,推之水土者皆然,此逆而合逆者,其贵非常。然所谓逆合者,金形带火则然,火形带金,则三十死矣;水形带土则然,土形带水,则孤寒老矣;木形带金则然,金形带木,则刀剑随身矣。此外牵合者,俱是杂格,不入文人正论。 五行为外刚柔、内刚柔,则喜怒、伏跳、深浅者是。喜高怒重,过目辄忘,近「粗」。伏亦不伉,跳亦不扬,近「蠢」。初念甚浅,转念甚深,近「奸」。内奸者,功名可期。粗蠢各半者,胜人以寿。纯奸能豁达者,其人终成。纯粗无周密者,半途必弃。观人所忽,十得八九矣。 〈容貌章〉 第三 容以七尺为期,貌合两仪而论。胸腹手足,实接五方;耳目口鼻,全通四气。相顾相称,则福生;如背如凑,则林林总总,不足论也。 容贵整,整非整齐之谓。短不豕蹲,长不茅立,肥不熊餐,瘦不鹊寒,所谓整也。背宜圆,腹宜突坦,手宜温软,曲若弯弓,足宜丰满,下宜藏蛋,所谓整也。五短多贵,两大不扬,负重高官,鼠行好利,此为定格。他如手长其身,身过于体,配以佳骨,定主封侯;罗纹满身,胸有秀骨,配以妙神,不拜相即鼎甲。 相貌家有清、古、奇、秀之别,摠之,不必须看科名星、阴骘纹为主。科名星,十三岁至三十九岁,随时而见;阴骘纹,十九岁至四十六岁,随时而见。二见全,大物也;得一亦贵。科名星见于印堂眉彩,时隐时见,或为刚针,或为小丸,尝有光气,酒后及发,怒时易见。阴骘纹见于眼角,阴雨便见,如三叉样,假寐时最易见。得科名星蚤发,得阴骘纹迟发。二者全无,前程莫问。阴骘纹见于喉间,又主子贵;杂路不在此格。 目者,面之渊;不深则不清。鼻者,面之山;不高则不灵。口阔而方,禄千钟;齿多而圆,不家食。眼角入鬓,必掌刑名。项见于面,终身钱谷:此贵征也。舌脱无官,橘面不显。文人不伤左目,鹰准动便食人:此贱征也。 〈情态章〉 第四 容貌者,骨之余,常佐骨之不足。情态者,神之余,常佐神之不足。久注观人精神,乍见观人情态。大家举止,羞涩亦佳;小儿行藏,跳叫愈失。大旨亦辨清浊,细处兼论取舍。 人有弱态,有狂太,有疏懒态,有周旋态。飞鸟依人,情致婉转,此弱态也。不衫不履,旁若无人,此狂态也。坐止自如,问答随意,此懒态也。饰其中机,不苟言笑,察言观色,趋吉避凶,此周旋态也。皆根其情,不由矫枉。弱而不媚,狂而不哗,疏懒而真诚,周旋而健举,皆能成器;反此,败类也。大概亦得二三矣。 前者恒态,又有时态。方与对谈,神忽他往;众方称言,此独冷笑;深险难近,不足与论情。言不必当,极口称是,未交此人,故意诋毁;卑庸可耻,不足与论事。漫无可否,临事迟回;不甚关情,亦为堕泪:妇人之仁,不足与谈心。三者不必定人终身。反此以求,可以交天下士。 〈须眉章〉 第五 须眉男子。未有须眉不具,可称男子者。「少年两道眉,临老一林须。」,此言眉主蚤成,须主晚运也。然而紫面无须自贵,暴腮缺须亦荣:郭令公半部不全,霍嫖姚一副寡脸。此等间逢,毕竟有须眉者,十之九也。 眉尚彩。彩者,杪处反光也。贵人有三层彩,有一二层者。所谓「文明气象」,宜疏爽,不宜凝滞。一望有乘风翔舞之势,上也;如泼墨者,最下。倒竖者,上也;下垂者,最下。长有起伏,短有神气;浓忌浮光,淡忌枯索。如剑者,掌兵权;如帚者,赴法场。个中亦有征范,不可不辨。他如压眼不利,散乱多忧,细而带媚,粗而无文,最是下乘。 须有多寡,取其与眉相称。多者,宜清、宜疏、宜缩、宜参差不齐;少者,宜健、宜光、宜圆、宜有情照顾。卷如螺蚊,聪明豁达;长如[角羊]索,风流荣显;劲如张戟,位高权重;亮若银条,蚤登廊庙:皆官途大器。紫须剑眉,深音洪壮;蓬然虬乱,尝见耳后,配以神骨清奇,不千里封侯,亦十年拜相。他如「辅须先长,终不利」、「人中不见,一世穷」、「鼻毛接须,多晦滞」、「短髭遮口,饿终身」,此其显可见耳。 〈声音章〉 第六 人之声音,犹天地之气,轻清上浮,重浊下坠。始于丹田,发于喉,转于舌,辨于齿,出于唇,实与五音相配。取其自成一家,不必一一合调,闻声相思,其人斯在,宁必一见决英雄哉! 声与音不同。声主张,寻发处见;音主敛,寻歇处见。辨声之法,必辨喜怒哀乐:喜如折竹,怒如阴雷起地,哀如石击薄冰,乐如雪舞风前,大概以「轻清」为上。声雄者,如钟则贵,如锣则贱;声雌者,如雉鸣则贵,如蛙鸣则贱。远听声雄,近听悠扬,起若乘风,止如拍瑟,土上。「大言不张唇,细言若无齿」,上也。出而不返,荒郊牛鸣;急而不达,深夜鼠嚼;或字句相联,喋喋利口;或齿喉隔断,喈喈混谈;市井之夫,何足比数? 音者,声之余也,与声相去不远,此则从细处取中见直。贫贱者有声无音,尖巧者有音无声,所谓「禽无声,兽无音」是也。凡人说话是声,其散在左右前后是音。开谈若含情,话终多余响,不惟雅人,兼称国士;阔口无溢出,尖舌无窕音,不惟实厚,兼获名高。 〈气色章〉...
灵城精义全文,灵城精义原文是哪朝代的书简介
术数

灵城精义全文,灵城精义原文是哪朝代的书简介

国学知识大全—若想心如明镜,必当饱读诗书。中医基础知识入门自学书籍下载 国学文化、国学古籍讲座、中医书籍、中医文化、中医书籍资料集合。 国学经典书籍推荐书目大全集下载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数个章节,更多内容,注册本站会员或者直接付费下载txt学习完整版更方便哦 (手机下载用户选择浏览器打开–登录账号或直接购买—下载  既可!使用 电子书阅读器  阅读  效果更佳) 灵城精义全文,灵城精义原文是哪朝代的书简介 灵城精义   《灵城精义》二卷,旧本题南唐何溥撰。溥字令通,履贯未详。是编上卷论形气,主於山川形势,辨龙辨穴。下卷论理气,主於天星卦例,生克吉凶。自宋以来,诸家书目皆不著录。观其言宇宙有大关合,气运为主。又言地运有推移,而天气从之。天运有转旋,而地气应之。盖主元运之说者。考元运之说以甲子六十年为一元,配以《洛书》九宫。凡历上中下三元为一周,更历三周五百四十年为一运。凡为甲子九,每元六十年为大运,一元之中,每二十年为小运,以卜地气之旺相休囚。如上元甲子一白司运,则坎得旺气,震巽得生气,乾兑得退气,离得死气,坤艮得鬼气,大抵因《皇极经世》而推演之。其法出自明初宁波幕讲僧,五代时安有是说?其非明以前书确矣。其注题曰刘基撰。前列引用书目凡二十二种,如《八式歌》之类,亦明中叶以後之伪书,则出於赝作,亦无疑义。但就其书而论,则所云大地无形看气?,小地无势看精神,水成形,山上止,山成形,水中止,龙为地气,水为天气诸语,於彼法之中颇为近理。注文亦发挥条畅,胜他书之弇鄙,犹解文义者之所为。术数之书无非依托,所言可采,即录存以备一家,真伪固无庸辨,亦不足与辨也。 卷上 形气章   宇宙有大关合,气远为主;山川有真性情,气势为先。 此首章,乃堪舆家之论气者第一机窍也。昔云:有地非人不下,有人非时不下。盖以气远言也。又云:察以眼界,会以性情,若能了此,天下横行。此以气势言也。如彼前哲,一睹形势,便知祸福之大小,世数之先后,全在气远上之。夫山川有真性情,何以辨也?昔人有云山乘秀气,水乘积气,石乘煞气,平乘脊气。又云:山谷异形,平原一气,此山川之大势,乃山川之真性情也。山何以独取秀气也?山之势,类多刚猛币顽硬,惟患不秀丽,若见秀丽所丛,穆是真气所聚。且上聚地惟天清之气居多,所谓收山不收水者,正用之此处,故以峰峦之秀气为生气耳。水何以独取积气也?水之势,类多流走而散逸,惟患不澄凝,若见诸水所积,便是真气所钟。且下聚地惟取凝蓄之气居多,所谓收水不收山者,正用之此处,故以水之积气为生气耳。石何以独取煞气也?山有山之喜气,亦有山之怒气。怒则山之威灵所在。威灵之气,多露为石。若石山而徒刚猛,压逼不成体势,不作威仪,则徒有煞而无生矣。从而下之,祸不旋踵。故石贵乘煞气者,取其威而成体,有生气也,最宜细认。平何以独取脊气也?如平阳一派之土,纯阳无阴,生气不敛,苟得一骨脊之处高起,便为敛而有生气矣。昔人有“没牛吹气,如酥在汤”之喻,正如此。山谷又何以称异气乎?如今山谷之间,各自起势,各自开局,各自成门户,其气各异,故凡江南一带,不当与江北同看,只见一个星辰特起,一个局面特开,有盖有送,有朝有迎,或如专城,或如停释,倘得两三重水口,特特关锁,便为有结,便当着眼。试观闰、广、吴越之间,各村各社,各有名族,亦各有名家,诸几语言习尚,又各不同风,惟异气然也。平原又何以称一气乎?如今四望广汉之地,有何大分别,只见有一方冈脊起处,便作城池市镇,其为庐舍坟墓,尽聚于此,即几语言习尚,虽数百里多为通同,谓非一气然乎。倘居异气处而漫以漠然四望之势求之,则以眼界太宽而失矣;倘署一气处而必以山谷分结之势求之,则又以眼界太窄而失矣。此认气以认气势为难也。 地运有推移,而天气从之;天运有转旋,而地气应之。天气动于上。而人为应之;人为动于下,而天气从之。 此言宇宙气运,天地人皆相与于有成,一有转移举动,气即以异,此识时观变者之一大枢纽也。何谓地运有转移而天气从之?如黄河是天地间一大血脉,据黄虞时河由龙门而转吕梁,由吕梁而转太行,由太行而转褐石乃入海,是河从西转南,从南转东北,而巽居其中,则所谓黄河如带,五岳俱朝,为天下第一大风。水者,此也。此巽都一时而尧舜禹三圣人出焉,千古莫盛矣。夫惟黄河经其北,长江绕其南,而泰岳夹于其间,则泰山为华山以来大尽之龙,乃中国之一大干也。若论中国形胜,则泰山为中尽,当时孔圣起而群贤济济并生,千古亦莫盛焉。此开辟以来未有转徒之山水也。自汉黄河渐徒而南,乃至穿断部鲁之墟,宜走准泅,则泰山反居北,而黄河乃居南矣。巽州之水势倾,邹鲁之地脉断,而北地之气运衰矣。我朝祖陵钟于中都,大业起于滁阳,正在准泗之间,岂非黄河南徒,气运固使之然乎!人言江南之盛,以宋南渡而然,不知黄河徒而之南,则天运亦从而之南,人不能为之挽也。夫天气一从地运之转者如女人何谓天运有转旋而地气亦应之?如秦太史占金陵有天子气,乃疏秦淮跌泄之,不知奏港一疏,地运乃动,溺后小而六朝之建都。大而我朝之鼎奠,果应于此。又如洛阳素未有杜鹃,及杜鹃啼而天气行于南矣,商人自是果作相,是地运未到而天运先到,则地乃从天转也。何谓天气动于上而人为应之?如陈希夷一夕见小星居帝星之左,及旦而亚觅其所,见宋太祖与赵普同坐酒肆间,而赵居其左。陈乃曰:小星何敢居帝座左哉!推而易之。此宋太祖微时事。今人多以星气为渺茫,而不知天动人应,其不爽如此。何谓人事动于下而天气认之?如洛阳花石,何大关系,而元史占之,以为花石不会,由宋之旺气不绝,及一旦移去花石,而航海之舟遂覆。今人多以前哲按星势为作用。似为怪涎不经。而不知一举一动,天即为应。气何不贯通也?夫论气运者而苟拘拘于定格,不及于转徒幻化之不常,抑何以定其变哉!夫古大哲望气而可预占。察时而可观变,盖通此窍耳,自非神仙道眼,乌足语此! 有聚讲、行讲、坐讲,则气聚于龙;有权星、尊星、雄星,则气聚于势;有盖铅、夹胎、乘胎、,则气聚于穴;有收襟、收堂、收关,测气聚于局。 此四段,乃认气者第一关键也。夫龙忌孤单,人所共知,然亦但知看到头数节耳,不知龙有起有止有行度,起处必要聚讲。如层云叠雾,合气运形,大以数百里,小以数十里,横亘绵延,或五星聚而不分,谓之聚讲。如都会之地,万食所聚,万民所止,乃枢要之会也 既 之后,则分枝劈脉而去,条分缕析,正干从中,徐支分左分右而行。以渡峡,或以定闪,两边夹护,各带峰峦,带印、带笔、带旗、带鼓、带仓、带库,各各不一,总之丛聚拱护,不孤不露,谓之行讲。龙之行度既历剥换,必有归宿,譬则行者之赴家,其一家骨肉必为团聚,又譬则贵人之登堂,其所属僚佐必为拱护,决无孤立独坐之理,谓之坐讲。有此三讲,其龙乃真,若或不然,则孤单二字,不特在入穴之所矣。何以谓之权星?吴公《钳龙经》中所称都权之星也。盖以其势正盛正大,祖宗二字不足以尽之。高大如雪山之齐天,不见其顶,绵亘如云中之雁,不见其来,丛集如艮仑,八方之播踞,不见其分,则天下万派之山,皆祖于此,此亦何可以祖言,故以都权之星名也。大抵权星多土金之体,盖惟土金能绵豆也。若水木火多作祖星,以其活动而卓立,则为分形矣,则宇宙间惟土石为大为盛,盖石即金也。经云权星宜大不宜秀,祖星临来要起峰。正此之谓。从此而推,一郡有一郡之权星,几论佛仙候王相公之大结构,必本于此。至如尊星,则或祖或宗,高出于一方,为众山所首出者,从此而知龙之正干正结,皆肇于此。又如雄星,则于城廓交关之处,有卓立星辰,可以应尊星而当门户者,则以雄星称、即今所谓北辰罗侯之类。盖交牙织结,不如以禽兽成形,物形守关,又不如以人守关之为大也。有此三星,方为势大。胎星是结穴之所,何谓盖胎?即盖座是也。盖无盖势,胎必不结。华盖尽为上,冠盖宝盖次之,即个字飞蛾亦是盖样。盖有盖则脉不露不孤,而穴必藏风聚气矣。何谓夹胎?如今龙虎夹耳之说,使风门不动,所以卫穴者也。何谓乘胎?如今小明堂是也。盖上盖则气注于下,下乘则气堕于上,两旁夹则气蓄于中,方谓有气之穴。何谓收襟?则穴中微茫,界水所会,如人之襟领所交,名曰襟合。何谓收堂?则龙虎界割之水所会,如居室之明堂,为四水之所聚,名曰堂合。何谓收关?以龙之分来作城作郭之水所会,小如居室之门户,大如城郭之关锁,名曰关合。古人所谓小合收囊,以堂合言也;大合收局,以关合言也。穴情低小者,收堂以内之水;穴情高大者,收关以内之水。至如穴前小明堂合襟之水,无论高低穴皆所当收也。几论局者,必准诸此,合而论之。昔人有云:有穴方言地,无局不言龙。则局又龙之所以定背面也。廖公泄天机,分龙穴砂水,而又加之以堂,正此之谓与! 阴胜逢阳则止,阳胜逢阴则住。雄龙须要雌龙御,雌龙须要雄龙簇。 此二段言龙势必得阴阳雌雄媾会之处而始成胎,认气者所当审也。如山谷之间,阴气尝胜,故一卸平洋,脱胎换骨,局面亦且开阳舒畅,此便有结,所谓阴胜逢阳而止是也。大开大结,小开小结,万万不爽。又如平洋之地,阳气尝胜,故忽然起一冈阜、一山脊,谓之吉气所起,乃四面阴砂,未缠未护,便是浅露,亦自成局。故平原之处,只要分局得明,骨脉显示露为证,所谓阳胜逢阴而住也。又如龙势之来,正干雄强,谓之雄龙,有自天而降、御风而行之势,乃两护送之山须要柔顺婉转,远缠远护,不与争强,则正干乃结。昔人所云雄龙坐大将以握重兵是也。要之所御之砂若果秀雅,亦出文士,或以文臣握兵权耳。又如龙势之行,一派软嫩为雌,必两边拥护,拱夹有力,作起气势,乃见精神。夫雌龙固主文秀,然四面砂如笔、如笏、如鼓、如旗,亦主威严,岂止文秀哉!此雌龙以夹从雄势为佳,几雌雄贵交媾如此。 大地无形看气概,小地无势看精神。水成形山上止,山成形水中止。 此言立穴当先认其形神止聚之处而穴之,不可一概论也。今人于入首作穴处,便看窝钳乳突四字,一有此四者,便称好穴,不知形乃穴之证佐耳。至其生机真结之处,全在大势上理会。如大地之形,尝隐尝拙,何有形之巧媚动人。只于大象上察其气势,认其性情,苟得生机,便成穴法,不在拘拘于窝钳乳突之常法也。至若小地,既无气概,必须形局合度,聚气藏风。出局观之,似无气势,入局观之,却有精神,则便可于精神聚处穴之,亦可成一器局也。此管氏立穴以认形势为先,最为至要。乃论形之止宿处,又要辨支拢高下,乃不失其性情也。如平支之龙,全以水为界合而成,阳气尝胜,其势柔婉,穴当从其起处刚而乘之,所谓山上止者是也,即《葬书》支葬其疡之意。如山拢之龙阴气常胜,其势雄急,穴当从其坦处而乘之,所谓水中止者是也。谓之水中只是界水会而止处,古所云:来不来,坦中裁,住不住,坪中取。此与《葬书》拢葬其麓之意同。 认气于大父母看尊星,认气于宾子富看主星,认气于方交搏看胎伏星,认气于胎育看胎息星,认气于化煞为权看解星,认气于逢绝而生看恩星。 此数段乃龙气中认气第一法门也。几看龙须认尊星为主,盖到一方看是何山最高最大,专擅一方,便以之为大父母。看尊星是何星辰,如土星起顶垂肩,大开盖帐,则为土龙势,其所育之子孙,土是本气,金是生气。如木则为煞,如火则为其所泄,如水则又为其所刑。故凡自上而下,遇生旺为子息,遇克害则为其煞。其法当祖《河图》,一以顺生为序,盖父母不可克子孙也。李家《龙经》云:息星克母子荣昌,母星克子死绝亡。盖下可克上,上不可克下也。凡山一到入首之处,看是何星辰,如金星入首,祖宗原是土势出脉,则为真子孙矣。若干入首盖覆之星或带木,不兔相克。然息为金而覆胎之星带木,则子息破母胎而出,原有此理。便是金木相接之处,微有水意,便不隔绝矣。此即合前所云息星克母子荣昌之说,有何妨乎!其法出于《洛书》,一以逆克为序。而吴公解义云:木星入土星,一甲辅明廷。亦以从下克上之不畏也。如今术家所称屏下贵人,夫以木星贵人而在屏土之下,非木入土之说乎!又如大父母既布势降脉而来。若干其间不遇雌雄交媾,何以成胎?故当行到气盛处。须要跌断过峡,一俯一仰而成胎伏,乃成交磺。此去方有生育。若无胎伏,放去必不变化,便是纯阳纯阴,无生机矣。杨公论龙。必以胎伏,意正如此,此于龙腰认气之第一机窍也。龙既跌断,过峡则再起,必有好星辰或开盖覆,必成胎育。盖覆之下,一线起脉为胎。所谓鹤膝蜂腰龙已成,正指此处。此一线垂落,必要水体乃成胎,所谓万物皆生于水是也。此即束气之处胎之下,再起便是息星,或于一节即结,或数节乃结,在所不拘。然乔不可节数太多,以气离胎不可缓,亦不可脱也。息星便是入首,入首之下。再看入手成河穴法。或即贴于息星之本体,或脱落而为另体。乃穴场也。此认真气于父母。相合处正在此。凡龙行度。岂能尽无驳杂。如土龙行度。遇木则为煞,然以木星贵人之峰而在土屏之下,虽为煞而有权。若于贵人峰下少转水而顿起金星,则金可制木之煞,而水为贵人秀矣,岂不化煞为权乎!谓之解星,从此行去,必为生旺,便结穴矣。凡龙行察,必不变换,湖虽生旺,未免太过,反致刚煞矣。如土龙阵势,金星为生,乃一派金星,三五不同,不生支脚。浑是坚刚,则纯阳不化,反为阳龙之绝,必须卸下,或转天虹之土,两边开挣,以分坚刚之气,是以母救子为恩也,或卸下转折,如三奥之水,经泄刚直之气。是以子救母。亦恩也。得此方去结穴,若不得此,便是香火之居,或为铰戈之窟矣。九一方起一尊星,必有一结。或于尽处正受。便为正格。或尽处皆受到煞,则于解星思星之有生机处。或作骑龙,或作斩关,须要详认。覆盖峡前峡后之处,每有结作,正数脱卸处而得,解星恩星之有气也,从龙认气,妙法在此。   认龙之气以势,认穴之气以情。 昔人云:望气存乎势,立穴乘乎情。大要看龙以势为方。其局有五:曰直,曰横,早回,曰飞,曰潜。《入式歌》云:直龙原是撞背来,中出贵徘徊。言直来之龙势多宜硬,妙在徘徊,乃有气也。横龙原是从例落,逆转须磅礴。言横来之龙,其势不正,气须逆转,而勒定乃收住也。回龙原是逆翻身,顾祖要逡巡。言回龙之势多凑促,其气不舒,必得宽畅逮巡。气乃和也。飞龙原是结上聚,昂首真奇异。言飞龙既属上势,须要轩昂,收得众山水,制得众山水,气象始为奇也。潜龙原是落平洋,撒脉自悠扬。言平洋多撒漫,病在脉不到,故须撒脉悠扬,有分有合。有摆有折,则气乃真耳。从龙论气,大约在此五者。穴法大要有天地人三停,不论高下,只要收得山水,便是真情向也。即如以飞龙而作天穴,情在上聚。法当以龙之气势与上聚峰峦配合为是。昔人断天穴之吉凶,专以龙断,以上聚专主于龙势也,若下面砂水,不为用事,则不必论矣。几收山纳水,只以眼中得力用事者为紧要也,至如雌雄相半之龙,可扦人穴,情在中聚,则以中聚拱揖之砂为应,取人首之脉与之配合,以其后龙之势尚缓,而归堂之水尚低,惟取中聚之砂收而纳之,其气聚,其应速也。至如柔婉之龙,所谓潜龙,多作地穴,则以入口之水为主矣。盖平洋之地,一以水之界合为龙,故聚水归堂,乃为有情,故收下聚之气者,妙在用水。昔人断中聚之地以砂,下聚之地以水者,诚有见也。   龙备五行之全,故山之形体象龙。龙极变化之神,故山之变换象龙。龙之体纯乎阳,故山逢阳而化,遇阳而生;龙之性喜乎水,故山夹水为界,得水为住。龙之行御乎风,故山乘风则腾,藏风乃歇。龙必得巢乃栖,故山以有局有关乃聚,以无局无关为散。龙凡遇物则配,故山以有配有合而止,以无配无合而行。 此言论龙者必深得龙之性情,乃能得其精神血脉之所聚。此认龙气者第一吃紧处也。几宇宙间物理,虽各有五行,以一体而具五行者惟龙。龙之鳞为金,角,与爪为火,身为木,摆折为水,腹之黄为土。今人取天罢星亦备五行,又以辰为罢星,正以亢为金龙,正谓五行之全局也。龙能潜能见,能大能小,能升能降,山之行动,贵有起伏,有变换,正象乎龙,故以龙名。夫辰肖龙,以辰居五阳之地,而龙之气纯乎阳,辰则肖之,故山之行度,遇活动开畅则为阳,乃龙变换之处,山之结穴,遇平坦圆满则为阳,乃龙栖止之处,以其体本属阳也。且以时序论,逢到三阳,则为惊蛰而龙动,及到四阳,则为飞龙在天,非以阳为得令之候乎!若逢夏至,以后渐及五阳,龙则藏之重渊之下矣。龙之性喜水,故山有界水,有大界水则为大界合,有小界水则为小界合。又如金鱼,如虾须,如蟹眼,皆以水言,正以象龙之得水为喜,得水而住也。龙之起,必风云从之,龙之藏,必其云散风静,是故山之止处,亦必藏风乃为止也。龙有龙之巢穴,其巢穴必且深沈建密,乃为龙居。其在山谷,必有岩洞之深逮,其在平洋,必有江湖洲诸,为众水所聚,渊深莫测之处,岂是泄露迫隘。故今堪舆家必取堂局之完密,四兽之俱来,有开有合,有关有锁,正以象龙之巢穴,不得涣散而泄露也。今人论穴,只以安棺八足之所为穴,不知合龙穴砂水局面城垣而论之,乃为穴也。龙气纯阳,其性至淫,凡遇物之雌者则配,是其所喜则与配合,故山家于龙穴砂水皆取其配合,即是此义。今人论龙穴砂水以四件备,不知只以龙为主,今其所谓配合之意,又只是一个他来有惰于我耳。如朝案,如龙虎,只是一个开面转脚,拱揖环抱,便是与我配合,若有一山走去,一水倾流,不我回顾,便是不配,便非真龙之住,便不可言穴矣。 辨龙生死,须分三阴三阳;辨穴生死,须识阳多阴少。 此二段乃以脉络之阴阳而认气为一法。吴公间星之说,以金木火为阳,水土为阴,谓之三阴三阳。行龙必阴阳互换,乃为变化,乃能生物,故以此为间星。间者,脱换变化之谓也。龙不变化,不成真龙,故必金木火得水土,水土得金木火,两相互济,以成胎育,方结好穴。不然则纯阴不生,纯阳不成,不涸澡而为香火之居,则滥溢而为蛟龙之窟矣。今人立穴,但于入首结作之处,如金开口,木生芽,土挂角,则为阴来阳受,或入首之脉敛而急,至入穴乃平而舒,有脑有窝,有小明堂,亦为阴来阳受,此所谓之葬口,如阳来阴受亦然。《三宝经》所谓阴少阳多得葬法,阴多阳少莫强求,何其专取阳多乎!不知经云惟取乎阳,不犯乎阴,大要万物生于阳和,死于阴肃,故穴情以阳为主,总是阳来阴受,毕竟阴中又有阳,乃可葬也。如平地之突,是阳来阴受,必突顶平坦,乃有阳气而无煞,如突顶削尖,则是纯阴有煞矣,便不可葬,只宜于突旁坦气为阴阳交携之所,方可受穴。前段论龙之阴阳,后论穴中阴阳,皆以阴阳而论生气者也。 龙有变体,或为顿住勒住;穴有变格,则为坠官纂官。 此二段乃以大势之缓急浮沈而为论气者之变律也。凡龙之行度,如强弱相间而来,便能多结,有如枝条太长,节数太多,名为长行。金水行到十数节,是困惫无力,但一向行来,手足亦不偏枯,头面亦不峻赠,似乎无力,不谓无体。及到立穴处,忽然顿起高山,巍然成一主星,其手足尽能转翻扛起,则两边枝节皆为有力。若得左右山水凑集,朝案局、面拱注,及所去未尽之龙,又转关有力而作水口,便是大地。此所谓内旺之格也。忽然顿起,故为顿住,此以缓嫩而得顿起,真气自聚,其与穴之缓不取急者同义。又如龙之行来一向狂猛,其势飞腾,收住不得,忽然跌断,再起星辰,婉婉有驻足之意,接下二三节,手足尽为回顾翻转,恰如勒马之状,此与急中取缓之义同其为有结无疑矣。此皆龙之变态,不可不细察也。几立穴必取阴阳冲和、神气融洽为主,若于立穴之处界割深而虾须不明,朝对远而拱揖不密,然真气所在,不得改移,纵穴场至高,亦须深取至一丈许,或至一文五六尺许,惟取前朝外照、雌雄交度处为深浅,此之谓乘除假借,全以外照为主也。以其坠下而按远砂远水,故法谓之坠宫。经曰:低藏高点纳前朝,深浅得乘真气聚。盖如此。又如诸山辐揍,于平洋有大池湖隐注之处,名天仙大会格,以诸龙会于中也。然深广难下,须要认定气势,会定精神,的确何处,可收诸龙之会,可纳四方之气,乃于此立穴培土成坟。其取堂局,立向座,一从诸山之拥护朝案为凭,以其穴乃由聚会处纂定,故法谓之纂宫。经日:饥得饱而阴回,疾遇舒而阳住。盖如此。几此皆廖公之大作用处,亦穴法中之变体也。 星体有正有附,兼衬贴之当辨;穴情有显有晦,形气影之宜详。 此言入首星辰形体不一,气各有聚有变,不可不细认也。如今人于入首之星辰,只知五星九星合是何体,便为指吁,不知星辰多无正形。如金星到头只是全全一个太阴太阳,有何难辨,不知一个星辰有三体之分,曰兼、日衬、曰贴。兼者如金星而转土转水,则为兼土兼水,又如金星而拖火拖木,则为兼火兼木。相生则吉,相克则凶,此于本体上或左或右,或前或腰,明带而易见者。如贴体则于穴情处仅仅微贴一些,星象乃形之微露处,须细认乃见,如所谓气块之类,又如所谓汤中酥、云中雁之类,此一体而不分者也。正谓星辰之灵光发露处,最宜体认其美恶,俱自本体论生克也。若衬与贴不同,贴不分二件,衬犹分二件也。如所称视衣之样,实是二物而又相依,此于依靠衬贴最为亲切,其吉凶亦以生克论 。论气者须于衬之得力、贴之有情、兼之有生处精而辨之,乃能得真气也。又如穴场所在,其证佐有窝钳乳突,是形之可见者也。古人即依形葬之,所谓形葬是也。至有形而无窝钳乳突之可证,只微微有凸有块,又微微有块有弦,谓之气穴,以其有气而无形也,古人便用气葬之。又有本体星辰全无形亦无气,带饱而不开面,然真龙既到,必有真气,乃至脱落平洋,或在田,或在坪,或在湖渚,隐隐隆隆,灵光若露,如所谓乌月沈江、其光在影之类,此即窗外月明窗内白,水边花发水中红之意,全于影上着精神也。以此古人又有影光之穴。夫气穴无形,犹不离乎本体,乃影穴则脱本体而在影向之间。此等微茫,极精极妙,自非道眼,未易言此。今人只知葬形,盖拘拘虾须、蟹眼说耳,岂知造化之妙变化固无穷哉! 盖帐不开龙不窠,轮晕不覆穴不住,束咽不细气不聚,泥丸不满气不充。 此言龙穴各有真气凝结之处所,必不可少者。今人但见山势所来,便以为龙,不知有龙之蟠,则有龙之巢,必须有帐有盖,成得一个势帐,而龙乃止。且龙一经盖帐,则一向直来狂奔之气,得此而开肩展翅,畅朗舒徐,煞气尽脱,生气自融,乃可结穴。若非盖帐之龙,不为纯阴,必为孤露,自然不结,纵结亦不大也。轮晕之说何盼乎?以穴场之所,上有横纹细路。圆而且弯,若车之轮,然则阴气不冲,阳气自畅,昔人所谓穴有三轮,其贵无伦是也。晕即日之晕,有其形,无其形,圆而不缺,满而不倾,今人所称太极圈是也,以此认气,则必不犯乎阴,而穴乃真矣。夫结咽之说,乃入首束气之处,如人之喉然。昔人所谓结花结蒂,又譬之吹管者,众窍齐开,必不成响,惟闭众孔而放一孔,则可中律而响音乃成,此善喻也。是故龙之结束气处不可不细。盖气不贵聚不能发散,必须束之至细。则气方聚而穴可结,乃至结穴之处,则又要充满光润,如孩儿头,然必其泥丸精髓满足,而后头面之间气乃充溢,其色乃华,若有一缺陷薄削,则必枯稿,而不可穴矣。于此气脉入首结作之处,最为紧要,不可不细认者。 五星不离水土体,九星常带辅弼随。土星不作倚,五星皆有撞,火木不可益,水土岂能粘。 此二段乃认星辰之总体分体而葬,以乘气为一法。夫宇宙间无水不生,无土不成,龙非此不成龙,穴非此不成穴,故凡龙脉入首五星虽各有体,而要之水土必不可无。古人云:或结乳,或结钳,且要从头顶盖圆。凡圆平处即是土体,所谓化生脑是也。又云:不管从头来不来,只要金鱼水荫腮。几水界合处便是水体,所谓虾须、蟹眼是也。如辅两二星亦是水土之义。盖辅星属金,弱星属水,在九星中隐而不见,常随七星之左右,故凡立穴不拘食巨武,劲头须要辅为之。盖两为之承,所谓来金相水,正是此意。此是星辰之总体化合处,最当体认者也。又如葬法中曰:盖粘倚撞,今人只相刚柔缓急之势而施之,便为的当,不知古人作则用星,仍要于星体上体认,如土葬其饥,岂可脱而粘,水葬其涌,岂可缓而粘,土星倚葬则崩,木星盖脑则破,火星当峰则烈,一或犯此,不为关煞,则为脱气,此于星辰之分体处各有真机也。 坐定坐旺坐煞,是谓坐法;全胎保胎破胎,是为作法。 此条特语坐穴之法。何谓坐寿?如今强急之能,其气正怒,怒不可犯,则于坦表之处看其四应,可以穴则穴。昔人所谓脱煞坐宕是也。何谓坐旺?如今平铺缓嫩之龙,其气正弱,弱不习一乘,当于旺相处乘之,此是葬法。如苏湖一带,凡见冈脊堆阜起处,即为村坟墓,亦是坐旺之法也。何谓坐煞?有如金以刚饱为煞,而刚饱之上下又无穴情,只得从刚处开金取水而坐之。又如金以火为煞,而穴情又在金火相交之处,只得挨金剪火,劈火嘴而骑之,即如骑形之法是也。何谓全胎?如龙卸平洋,则煞气尽脱,至入首之处,如印拿金盆之穴,又属纯阳,则用客堆培成坡,即古开井怕见土之法,是谓全胎。何谓保胎?如金珠嵌花答之类,半吞半吐而乘之,珠从旁入,花从正入,一广分之气,只取其四,是谓保胎。何谓破胎?如今顽金孤里之类,阴气居多,不大开深取水而成阳穴,则不可下,是谓破胎。全胎如梧桐子之结于叶上,轻浮而胎全露也;保胎如连子之藏于逢房,微露而大半合胎中;破胎如栗子之包于刺包,胡桃肉之藏于坚壳,必破胎而出,乃得髓体也。 挨生旁气,成为脱壳借胎,或为子投母腹;脱煞连生,或为借母养子,或为以子救母。 此为乘气中挨生化煞之妙用也。何谓脱壳借胎?即九星论,如天罢乃孤罡,何以成胎?必开孤取水,则受气斯脱,而水乃成胎,放谓之脱壳借胎也。何谓投母腹?如木星而带荡,水星而带金,则原有胎育而子可投,故木不葬木,而莽木之摇荡有水处,水不葬水,而葬水之坚实如金处,非谓子投母腹乎I何谓借母养子?即以五星论,如木体带金者,必破金取水以荫木,是木受病不能养其子,而特借取水穴以荫之,所谓借母养子也。何谓以子救母?如金体而带火者,必于金火相间之处,大开水穴以制之,昔人有取水镇火之法,正谓此耳。夫金母遇火难而得水之为子者,且解且制,则煞不为我害而可化为权,又合作用中留煞为官之说矣。此非谓煞不必去也,以能剪铲刑煞而制之,测在前可作官星,在左右便可作暖气耳。夫造化无全功,安得星辰尽是纯粹,只要晓得超生而避死,蜕煞而逢生,乃为裁成造化之殊功也。...
《疑龙经》原文全文下载,《撼龙经》《撼龙经》杨筠松
术数

《疑龙经》原文全文下载,《撼龙经》《撼龙经》杨筠松

国学知识大全—若想心如明镜,必当饱读诗书。中医基础知识入门自学书籍下载 国学文化、国学古籍讲座、中医书籍、中医文化、中医书籍资料集合。 国学经典书籍推荐书目大全集下载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数个章节,更多内容,注册本站会员或者直接付费下载txt学习完整版更方便哦 (手机下载用户选择浏览器打开–登录账号或直接购买—下载  既可!使用 电子书阅读器  阅读  效果更佳) 《疑龙经》原文全文下载,《撼龙经》《撼龙经》杨筠松 目录: 撼龙经 撼龙经 疑龙经·上篇 疑龙经·中篇 疑龙经·下篇 疑龙经·附:疑龙十问 疑龙经·附:卫龙篇 疑龙经·附:变星篇 葬法倒杖·认太极 葬法倒杖·分两仪 葬法倒杖·求四象 葬法倒杖·倍八卦 葬法倒杖·倒杖十二法 葬法倒杖·附:二十四砂葬法 撼龙经   《撼龙经》一卷、《疑龙经》一卷、《葬法倒杖》一卷,旧本题唐杨筠松撰。筠松不见於史传,惟陈振孙《书录解题》载其名氏。《宋史。艺文志》则但称为杨救贫,亦不详其始末。惟术家相传以为筠松名益,窦州人。掌灵台地理,官至金紫光禄大夫。广明中遇黄巢犯阙,窃禁中玉函秘术以逃,後往来於虔州。无稽之谈,盖不是信也。然其书乃为世所盛传。《撼龙经》专言山龙脉络形势,分贪狼、巨门、禄存、文曲、廉贞、武曲、破军、左辅、右弼九星,各为之说。《疑龙经》上篇言幹中寻枝,以关局水口为主。中篇论寻龙到头,看面背朝迎之法。下篇论结穴形势,附以疑龙十问,以阐明其义。《葬法》则专论点穴。有倚盖撞黏诸说,倒杖分十二条,即上说而引伸之。附二十四砂葬法,亦临穴时分寸毫厘之辨。案陈振孙《书录解题》有《疑龙经》一卷,《辨龙经》一卷,云吴炎录以见遗,皆无名氏,是此书在宋并不题筠松所作,今本不知何据而云然。其《撼龙》之即《辨龙》与否,亦无可考证。然相传已久,所论山川之性情形势,颇能得其要领,流传不废。亦有以也。旧本有李国木注并所附各图,庸陋浅俗,了无可取。今并加刊削,不使与本文相溷焉。 撼龙经   须弥山是天地骨,中镇天地为巨物。如人背脊与项梁,生出四肢龙突兀。四肢分出四世界,南北东西为四派。西北崆峒数万程,东入三韩隔杳冥。惟有南龙入中国,胎宗孕祖来奇特。黄河九曲为大肠,川江屈曲为膀胱。分肢擘脉纵横去,气血勾连逢水住。大为都邑帝王州,小为郡县君公侯。其次偏方小镇市,亦有富贵居其中。大率龙行自有真,星峰磊落是龙身。高山须认星峰起,平地龙行别有名。峰以星名取其类,星辰下照山成形。龙神二字寻山脉,神是精神龙是质。莫道高山方有龙,却来平地失真踪。平地龙从高脉发,高起星峰低落穴。高山既认星峰起,平地两傍寻水势。两水夹处是真龙,枝叶周回中者是。莫令山反枝叶散,山若反兮水散漫。外山百里作罗城,此是平洋龙局段。星峰顿伏落平去,外山隔水来相顾。平中仰掌似凹窠,隐隐微微立丘阜。倾从丘阜觅凹窠,或有勾夹如旋螺。勾夹是案螺是穴,水去明堂聚气多,四傍绕护如城郭,水绕山还聚一窝。霜降水涸寻不见,春夏水高龙背现。此是平洋看龙法,过处如丝或如线。高水一寸即是山,低水一寸水回环。水缠便是山缠样,缠得真龙如仰掌。窠心掌里或乳头,端然有穴明天象。水绕山缠在平坡,远有冈陵近有河。只爱山来抱身体,不爱水返去从他。水抱应知山来抱,水不抱兮山不到。莫道高山龙易识,知到平洋失踪迹。藕断丝连正好寻,退卸愈多愈有力。高龙多下低处藏,四没神机便寻得。祖宗父母数程遥,误得时师皆不识。凡到平地莫问踪,只观环绕是真龙。念得龙经无眼力,万卷真藏也是空。  北辰一星中天尊,上相上将居四垣。天乙太乙明堂照,华盖三台相后先。此星万里不得一,此龙不许时人识。识得之时不用藏,留与皇朝镇家国。请从垣外论九星,北斗星宫系几名。贪巨武星并辅弼,禄文廉破地中行。九星人言有三吉,三吉之余有辅弼。不知星曜定锱铢,祸福之门教君识。  贪狼顿起笋生峰,若是斜枝便不同。斜枝侧顶为破面,尖而有脚号乘龙。脚下横拖为带剑,文武功名从此辨。横看是顶侧是峰,此是贪狼出阵龙。侧面成峰身直去,不是为朝便不住。 莫来此处认高峰,道是玄武在其中。亦有高峰是玄武,玄武落处四兽聚。聚处方为龙聚星,四兽不顾只成空。空亡龙上莫寻穴,纵然有穴易歇灭。 或为关峡似龙形,正身潜在峡中行。时师多向峡中觅,不识真龙断续情。贪狼自有十二样,尖圆平直小为上。欹斜侧岩倒破空,祸福轻重自不同。欹侧倾斜斜似侧,平似乘龙侧似直。贪狼似巨倒似空,空似虚岩即似石。问君来此如何观,我道贪狼非一般。欹是崩崖破是折,斜是边有边不同。侧是面尖身直去,空是岩穴多玲珑。倒是飞峰偏不正,七者未是贪狼龙。平地卓然顿起笋,此是尖狼本来性。圆无欹侧四面同,平若卧蚕在高顶。直如决脊引绳来,小似笔头插高塔。五者方为贪正形,吉凶祸福要详明。  火星要起廉贞位,生出贪狼由此势。若见火星动焰时,看他踪迹落何处。此龙不是寻常贵,生出贪狼向亦奇。火星若起廉贞位,落处须寻一百里。中有贪狼小小峰,有时回顾火星宫。世人只道贪狼好,不识廉贞是祖宗。贪狼若非廉作祖,为官也不到三公。高山顶上如平掌,中分细脉如蛇样。贵龙多是穿心出,富龙只从傍生上。高山如帐后面遮,帐里微微似带斜。带舞来下如鼠尾,此是贪狼上岭蛇。带舞下来伸鹤颈,此是贪狼下岭蛇。上岭解生朱紫贵,下岭须为朽腐家。 大山特起小为贵,小山忽起大为势。高低大小断续行,此是贪狼真骨气。大抵九星有种类,生子生孙巧相似。剥换方知骨气真,剥换不真皆不是。一剥一换大生小,从大剥小最奇异。剥换退卸见真龙,小峰依旧贪狼起。剥小如人换好裳,如蝉退壳蚕退筐。或从大山落低小,或从高峰落平洋。退卸剥换成几段,十条九条乱了乱。中有一条却是真,若是真时断了断。乱山回抱在面前,不许一条出外边。只有真龙在帐内,乱山在外却为缠。此龙多从腰里落,回转余枝作城廓。城廓弯环生捍门,门外罗星当腰着。罗星要在罗城外,此与火星常作案。火星龙始有罗星,若是罗星不居内。居内名为抱养,又为病跟堕胎山。罗星若生罗城口,城口皆为玉笋班。罗城恰似城墙势,龙在城中聚真气。罗星借在城阙间,时师唤作水口山。欲识罗星真妙诀,一边枕水一边田。田中有骨脉相连,或为顽石焦土间。此是罗星有余气,卓立为星在水边。贪巨罗星方与尖,辅弼武曲员匾眠。禄存廉贞多破碎,破军尖破最为害。只有尖圆方匾星,此是罗星得正形。忽然四面皆是水,两册环合郁然青。罗星亦自有种类,浪说罗星在水边。  巨门尊星性端庄,才离祖宗即高昂。星峰自与众星别,不尖不圆其体方。高处定为顿笏样。但是无脚生两傍。如此星峰止一二,方冈之下如驱羊。方冈或如四角帐,帐中出带似飞扬。飞扬要得穿帐去,帐中两角随身张。枝叶不多关峡少,却有护卫随身傍。带旌带节来拥护,旌节之峰多是双。更有刀剑同护送,刀剑送后前圆冈。离踪断多处失脉,抛梭马迹蛛丝长。梭中自有丝不断,蜂腰过处多趋跄。 自是此星性尊贵,护送此星来就体。每逢跌断过处时,两傍定有衣冠吏。衣冠之吏以圆峰,两傍有脚卫真龙。若是独行无护卫,定作神祠佛道宫。平行穿珠行数量,忽数又作方峰起。方峰直去如桥扛,背长颇类平尖贪。平尖贪狼如一字,生在山顶如卧蚕。武曲倒从身中出,贪狼直去如僧参。夹辅护龙次第列,正龙在内左右函。此龙住处无高垅,间生窝穴隐深潭。独在山峡中间者,穴落高冈似草庵。四围要高来朝护,前案朝迎亦高舞。却作高穴似人形,按敛端严似真武。  此龙若行三十里,内起方峰止三四。峰峰端正方与长,不肯欹斜失尊体。峰上忽然生摺痕,此与廉贞何以异。凡起星辰不许斜,更嫌生脚照他家。端峰若生四花穴,花穴端严要君别。真龙直去向前行,四向谩成龙虎穴。此是武曲钳峡来,间气来此偶生峡。此龙误了几多人,定来此处说真形。要说四花穿心过,但看护卫不曾停。尊星自有尊星体,方正为屏将相位。巨门行龙少鬼劫,盖缘两傍多罗列。水界分处夹龙行,不肯单行走空缺。水界分及乱生枝,枝叶虽多夹水随。护龙亦自有背面,背后如壁面平夷。平夷便是贴龙体,龙过之时形怪异。不起尖圆即马旗,攒剑纟番龙归此地。护卫缠绕如打围,重重包裹外山归。至令巨门少关峡,护送无容左右离。明堂断定无斜泻,横案重重拜舞低。平贪覆巨圆武曲,尖圆方整不能齐。三星尖圆方整处,向此辩别无狐疑。识龙须识辨疑处,识得真龙是圣师。  禄存之形如顿鼓,下生有脚如瓜瓠。瓜瓠头前有小峰,此是禄存带禄处。大如螃蟹小蜘蛛,此是禄存带杀处。杀中若有横磨敛,此是权星先出武。 大龙大峡百十程,宝殿龙楼去无数(峡口微平曰殿)。忽履仁等入长垣(长坦如城),万仞不围君莫顾。痴师偷眼傍睥睨,晓者默然佯不睹。若然尖脚乱如茅,唤作蚩尤旗爪距(天上有蚩尤旗星)。小圆带禄围本身,将相公侯出方虎。 大抵星辰嫌破碎,不抱本身多作怪。端正龙神须无破,丑恶龙神多破败。怪形异穴出凶豪,杀戮平民终大坏。草头作乱因此山,赤族诛夷偿命债。只缘龙上有枪,贼旗倒仄非旌幛。旌幢对对端正立,独立欹仄名□枪。顿鼓微方似武曲,武曲端正下无足。有足周围真禄存,圆尽方为武曲尊。龙家最要仔细辩,疑似乱真分背面。背似面非岂有真,此是禄存大移转。凹处是面凸是背,作穴分金过如线。凡看星辰看转移,转移须教母顾儿。枝分派别有真种,忽作瓜蔓无东西。十里半程无冈岭,平阳砂碛烟尘迷。到处君须看水势,水势莫问江与溪。只要两源相夹出,交琐外结重重围。禄存好处落平洋,大作方州小镇县。坪中时复乱石生,或起横山或梭面。此处或有辅弼形,辅弼无枝禄生辨,禄是帝车第二星,也主为文也主兵。  九星行龙皆要禄,最要夹贪兼巨轴。或从武曲左右起,此等贵龙看不足。若逢此星远寻穴,莫向高山寻促局。若遇九星相夹行,只分有足并无足。燕云不岭出九关,中带禄存三吉山。高山峡里多尖秀,也有圆禄生孱岩。君看山须分种类,乱指横山作正班。禄破二星形无数,也有正形落低处。也有低形上垅头,杂乱分形君莫误。形在高岭为高形,山顶上生禄存星。形在平洋山卓立,顶矮脚手亦横平。顶上生形顶必正,平地生形脚乱行。请君看我细排列,祸福皆从龙上生。 第一禄存如顿鼓,脚手对对随身去。平行有脚如剑芒,旌节幡幢排次序。此等星辰出大江,中有小贪并小巨。辅弼侍从左右生,隔岸山河远相顾。此是龙身作州县,雄据十州并一路。忽然诸山作垣局,更求吉水为门户。若得吉水为门户,万水千山不须做。 第二禄存如覆釜,脚法如戟周回布。有脚方为真禄存,无脚方为禄堆巨。此星定是有威权,白手成家积巨富。  第三禄存鹤爪布,两短中长龙出露。出露定为低小形,隐隐前行忽蹲踞。有穴必生龙虎巧,丑陋穴形龙不住。 第四禄存肋扇具,脚手又似扛丝势。此龙只好结神坛,另有星峰生秀气。第五禄存如悬鹑,破碎箕帚摺无数。此星便是平行星,星平生枝自顶分。此龙只去平中作,桡掉回来斩关做,高山大峡开三路。 第六禄存落平洋,势如巨浪横开张。他星亦有落平者,此星平地亦飞扬。脚摆时复生巨石,石色只是黑与黄。两傍请看随龙峡,长短大小宜推详。护龙转时看他落,落处当随水斟酌。右转皆右不参差,左转皆左无驳杂。朝迎指正真穴形,左右高低君莫错。禄存鬼形如披发,虽曰众多势如掠。 第七禄存如长蛇,左右无护无拦遮。此龙目作贵龙从,枕在水边自横斜。第八禄存在高顶,如载兜鍪有肩领。渐低渐小去作穴,定作窝钳极端正。此龙号为八贵龙,捉穴真时最昌盛。 第九禄存如落花,片片段段水夹砂。不作蛟潭为鬼穴,定作罗星水口遮。 天下山山有禄存,或凶或吉要君分。莫道禄存全不善,大为将相公侯门。要知五岳真龙落,半是禄破相参错。大行顶上马耳峰,禄存身上贪狼龙。泰山顶上有石观,上有月亭高一半。此是禄存上有贪,如此高峰孰能判。海中洲渚亦有山,君如论脉应难言。不知地脉连中国,远出山形在海间。集出青齐为东岳,过尽平阳大江壑。地络连延气势生,涧水止龙君莫错。我观破禄满天下,九星分变无识者。君如识得禄存星,珍宝连城贵无价。  文曲正形蛇行样,若作淫邪如撒网。此星柔顺最高情,形神恰似生鳝样。问君如何生此山,定出廉真绝体上。问君如何寻绝体,本宫山上败绝气。问君如何寻本宫,宝殿之下初出龙。认得星峰初出面,看得何星细推辨。九星皆挟文曲行,若无文曲星无变。变星便看何星多,多者为主分恶善。文曲星柔最易见,每遇旺方生侧面。侧面成峰身直行,直去多如丝杂线。此星山骨少星峰,若有星峰辅弼同。平地蛇行最为吉,半顶娥眉最得力。若有此星连接生,女作宫嫔后妃职。男家因妇得官班,又得资财并美色。凡起星峰必有情,自然连接左右生。若是无峰如鳝样,死龙散漫空纵横。纵饶住处有穴形,社坛神庙血食腥。若是作坟并建宅,女插花枝逐客行。男人破家因酒色,女人内乱公讼庭。变出瘵痨鬼怪病,令人冷退绝人丁。  困龙坪下数十里,忽然卓立星峰起。左右前后忽逢迎,贪巨武辅取次生。只得一峰龙便活,娥眉也变弼形。平行虽云变辅弼,只是低平少威力。若得尊星生一峰,便使柔星为长雄。男人端貌取科第,女人主家权胜翁。大抵寻龙少全格,杂出星峰多变易。弼星似巨辅似文,长短高低细辨识。莫道凶龙不可裁,也有凶龙起家国。盖缘未识间星龙,贪中有廉文有弼。武有破军间断生,禄存或有巨武力。十里之中卓一峰,小者成大弱成雄。此星龙家间星法,大顿小伏为真踪。一山便断为一代,看在何代生间断。便向此星定富贵,困弱生旺随星峰。困弱这龙无气力,死鳝烟炮入砂砾。千里百里无从山,独自单行少妆拾。君如识得间星龙,到处乡村可寻觅。龙非久远少全气,易盛易衰非人力。 廉贞如何号独火?此星得形最高大。高山项上石嵯峨,伞摺犁头裂丝破。只缘尖焰耸天庭,其性炎炎号火星。起作龙楼并宝殿,贪巨武曲因此生。古人深识廉贞体,唤作红旗并曜气。此星威烈属阳精,高焰赤黑峰头起。高尖是楼平是殿,请君来此细推辨。乱峰顶上乱石间,此处名为聚讲山。聚讲既成即分去,分宗拜祖迢迢路。寻踪寻迹更寻儿,龙来此处最堪疑。却来此处横生嶂,形如帐幕开张样。二重入帐一重出,四重五重如巨浪。嶂中有线穿心行,帐不穿心不入相。帐幕多时贵亦多,一重只是富豪样。两帐两幕是真龙,帐里贵人最为上。帐中隐隐仙带飞,带舞低垂主兴旺。天关地轴两边迎,异石龟蛇过处往。高山顶上有池水,两边夹得真龙行。问君高顶何生水,此是真龙顶上气。楼殿之上水泉生,水还两处两边迎。真龙却向泉中过,也有单池在傍抱。单池终不及两池,池若倾崩反生祸。池平两水夹又清,此处名为天汉星。天汉天潢入阁道,此星入相居天庭。更有卫龙在高顶,水贴龙身入深井,更无水出可追寻,或有蒙泉如小镜。看他辞楼并下殿,出帐耸起生何形。应星生处别立形,此是分枝劈脉证。祖宗分了分兄弟,来此分贪识真性。分贪之处莫令差,差谬一毫千里迥。笋峰贪狼纵横计,钟釜枕梭武辅弼。方峰是为巨门程,最要来辨嫡庶行。嫡庶不失出帐形,便是龙家五吉星。廉贞恶石众所畏,不晓真阳火里精。此龙多向南方落,北上众山惊错愕。低头敛衽山朝来,莫向他方妄参错。凡是星峰皆有石,若是土山全无力。廉贞独火气冲天,石骨棱层平处觅。 廉贞不生吉星峰,定隔江河作应龙。朝迎必应数百里,远望鼓角声冬冬。凡见廉贞高耸石,便上顶头看远迹。细认真龙此处生,华盖穿心正龙出。此龙最贵难寻觅,五吉要耸华盖出。此等真龙不易逢,华盖三峰品字立。两肩分作两护龙,此是兄弟同祖宗。兄弟便为缠护龙,前迎后送生雌雄。雌若为龙雄作应,雄若为龙雌听命。问君如何辨雌雄,高低肥瘠瘦不同。低肥为雌雄高瘠,只求此处识踪迹。  随龙身上有正峰,时作星峰拜祖宗。但看护送似回龙,又有迎龙如虎踞。随龙山水皆朝揖,狐疑来处失踪迹。水口重重生异石,定有罗星当水立。罗星外面有山关,上生下生细寻觅。盖缘罗星有真假,真假天然非人力。罗星旁水便生石,罗星端正最高职。 廉贞多生顾祖龙,祖龙远远是朝峰。更有鬼脚回顾处,护送须生十数里。送龙之山短有后,抱山不抱左右手。缠龙缠过龙虎前,三重五重福延绵。缠多不许外山走,那堪长远作水口。护送托龙若十全,富贵双全真罕有。寻龙千万看缠山,一重缠是一重关。关门若有千重锁,定有王侯居此间。廉贞已具贪狼内,更述此篇为详载。有人晓得红旗星,远有威权近凶怪。权星斩砍得自由,不统兵权不肯体。若遇廉贞不起石,脚下也须生石壁。石壁是背面是平,平处寻龙出踪迹。贪巨武辅弼星行,出身生处是真星。博龙换处有九段,此是公侯将相庭。红旗气雄威武在,行兵出师骇妖怪。权星威福得自转,纵入文阶亦武威。廉良一变贪巨武,文武全才登宰辅。廉贞不作变换星,洁身乱伦弑君父。  武曲星峰覆钟釜,钟釜之形有何故。钟高釜矮事不同,高即为武矮为辅。二者虽然皆吉星,大小不容有差互。武曲端严富贵牢,辅弼随龙厚薄取。真龙若行五六程,临落之时剥辅星。如梭如印如皎月,三三两两牵联行。前关后峡相引从,峡若多时龙猛勇。博到辅星三四重,仔细来此认龙踪。贪巨若无辅弼落,高岭如何住得龙。虽然辅弼是入穴,作穴随形又不同。穴随土峰作钳乳,形神大小随龙宗。圆龙忽然长拖脚,恐是鬼龙如覆杓。覆箕仰掌是鬼龙,莫来此处失真踪。请君细认前头穴,莫使参前失后空。 问君何以知我落,看他尾后圆峰作。问君知我如何行,尾星摇动不曾停。前官后鬼须细辨,鬼克我身居后面。官星克我在前朝,此是龙家官鬼现。真龙落处阴阳乱,五行官鬼无相战。水龙博到火龙出,鬼在后头官出面。坎山来龙作午丁,却把地罗差使转。此是阴阳杂五行,不是龙家官鬼辨。龙家不要论五行,且从龙看分脉上。龙夺脉时是鬼气,鬼气不归龙上行。大抵正龙无鬼山,有鬼不出半里间。横龙出穴必有鬼,送跳翻身穴后环。鬼山若长夺长气,鬼短贴身如抱拦。问君如何谓之鬼,主山背后撑者是。分枝劈脉不回头,夺我正身少全气。真龙穴后如有鬼,山短枝多为雉尾。此是真龙穴后星,星辰亦有尖圆体。正龙穴后若有鬼,只只回头来护卫。若不回头卫本身,此是空亡歇灭地。问君何者是空亡,穴后卷空仰瓦势。便从鬼上细寻觅,鬼山星峰少收拾。真龙身上护卫多,山山多情来拱揖。护卫贴体不敢离,中有泉池暗流入。要识真龙鬼山短,缘有缠龙在后股。既有缠龙贴护身,不许鬼山空散漫。鬼山真去投江海,真龙气绝散漫多。如戟如矛乱走去,包裹无由奈他何。龙若无缠又无送。纵有真龙不堪用。护缠多爱到穴前,三重五重福绵延。一重护卫一代富,护卫十里宰相地。两重亦作典砖城,一重只出丞簿尉。鬼山亦自有真形,形随三吉辅弼类。九星皆有鬼形样。不类本身不入相。贪狼鬼星必尖小,武曲鬼星枝叶少。多作圆峰覆杓形,撑住在后最为妙。巨门坠珠玉枕形,贪作天梯背后生。一层一级渐低小,虽然有脚无横行。巨门多为小横岭,托后如屏玉几正。弼星作鬼如围屏,或从龙虎后横生。横生瓜瓠抱穴后,金斗玉印盘龙形。辅星多为独节鬼,三对平如写王字。三对两对相并行,曲转护身皆有意。廉文破禄本是鬼,不必问他穴后尾。破禄廉文多作关,近关太阔为散关。关门是局有大小,破禄三星多外拦。禄星无禄作神坛,破星不破为近关。善论大地论关局,关局大小水口山。鬼山形向横龙作,正龙多是平地落。平地势如蜈蚣行,却长便如桡棹形。停棹向前穴即近,发棹向后龙未停。桡棹向后忽峰起,定有真龙居此地。只看护托回转时,朝揖在前拜真气。大抵九星皆有鬼,相类相如各有四。四九三十六鬼形,识鬼便是识真精。问君如何谓之官?朝山背后逆拖山。此是朝山有馀气,与我穴后鬼一般。官星在前鬼在后,官要回头鬼要就。官不回头鬼不就,只是虚抱无落首。龙穴背后有衣裙,此是关阑多舞袖。虽然有袖穴不见,官不离乡任何爱。真气聚处看明堂,明堂里面要平阳。明堂里面停猪水,第一宽平始为贵。侧裂倾堆撞射身,急泻崩腾非吉地。请君未断左右山,先向明堂观水势。明堂亦有如锅底,横号金船龙虎里。直号天心曲御阶,马蹄直兮有曲势。明堂要似莲花水,荡归左位长公起。荡归右处小公兴,若居中心诸位贵。大抵明堂横为贵,其次之玄关锁是。荡荡直去不回头,虽似御阶非吉地。明堂要如衣领会,左纽右衤贵方为贵。或是曰陇与山脚,如此关阑真可喜。忽然横前无关锁,地劫风吹吉利。请君来此细消详,更分前官并后鬼。左胁生来笏样,右胁生来鱼袋形。方长为象短为水,小巧是金肥是银。看此样形临局势,中间乳穴是为真。...
《黄帝阴符经》原文下载阅读全文电子版,《黄帝阴符经》原文免费阅读全文高清版
术数

《黄帝阴符经》原文下载阅读全文电子版,《黄帝阴符经》原文免费阅读全文高清版

国学中医网—若想心如明镜,必当饱读诗书。中医基础知识入门自学书籍下载 国学文化、国学古籍讲座、中医书籍、中医文化、中医书籍资料集合。 国学经典书籍推荐书目大全集下载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全文,更多内容,注册本站会员或者直接付费下载txt学习完整版更方便哦 (手机下载用户选择浏览器打开–登录账号或直接购买—下载电子书既可阅读) 黄帝阴符经   《黄帝阴符经》又称《阴符经》。旧题黄帝撰。学者都认为是后人伪托,有人说是战国时的苏秦,有人说是北魏的寇谦之,也有人说是唐朝的李荃;成书年代也莫衷一是,暂时都无法取得比较统一的意见。 《阴符经》的名称,根据唐朝李荃的理解,“阴者暗也,符者合也。天机暗合于行事之机,故称阴符。”   ◎黄帝阴符经叙知     《阴符》自黄帝有之,盖圣人体天用道之机也。《经》曰:得机者万变而愈盛,以至于王;失机者万变而愈衰,以至于亡。厥后伊吕得其末分,犹足以拯生灵,况圣人乎?其文简,其义玄。凡有先圣数家注解,互相隐显。后学难精,虽有所主者,若登天无阶耳。近代李筌,假托妖巫,妄为注述,徒参人事,殊紊至源。不惭窥管之微,辄呈酌海之见。使小人窃窥,自谓得天机也。悲哉!臣固愚昧,尝谓不然。朝愿闻道,夕死无悔。偶于道经藏中得《阴符传》,不知何代人制也。词理玄邈,如契自然。臣遂编之,附而入注。冀将来之君子,不失道旨。     ◎黄帝阴符经 ──张果注解     经曰: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观     观自然之道,无所观也。不观之以目,而观之以心。心深微而无所不见,故能照自然之性。性惟深微而能照,其斯谓之“阴”。执自然之行,无所执也。故不执之以手,而执之以机。机变通而无所系,故能契自然之理。夫惟变通而能契,斯谓之“符”。照之以心,契之以机,而“阴符”之义尽矣。李筌以“阴”为“暗”,“符”为“合”,以此文为序首,何昧之至也。     故天有五贼,见之者昌     五贼者,命、物、时、功、神也。传曰:圣人之理,图大而不顾其细,体瑜而不掩其瑕。故居夷则遵道布德以化之,履险则用权发机以拯之。务在匡天地,谋在济人伦。于是用大义除天下之害,用大仁兴天下之利,用至正措天下之枉,用至公平天下之私,故反经合道之谋,其名有五,圣人禅之,乃谓之贼;天下赖之,则谓之德。故贼天之命,人知其天而不知其贼,黄帝所以代炎帝也。贼天之物,人知其天而不知其贼,帝尧所以代帝挚也。贼天之时,人知其天而不知其贼,帝舜所以代帝尧也。贼天之功,人知其天而不知其贼,大禹所以代帝舜也。贼天之神,人知其天而不知其贼,殷汤所以革夏命也。周武所以革殷命也。故见之者昌,自然而昌也。太公以贼命为用味,以取其喻也。李筌不悟,以黄帝贼少女之命,白日上腾为非也。     五贼在乎心,施行在乎天;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     《传》曰:其立德明,其用机妙,发之于内,见之于外而已矣。岂称兵革以作寇乱哉?见其机而执之,虽宇宙之大,不离乎掌握,况其小者乎?知其神而体之,虽万物之众,不能出其胸臆,况其寡者乎?自然造化之力而我有之,不亦盛乎?不亦大乎?李筌等以五贼为五味,顺之可以神仙不死。诬道之甚也。天性,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传》曰:人谓天性,机谓人心。人性本自玄合,故圣人能体五贼也。     天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     《传》曰:天机张而不生,天机驰而不死。天有驰张,用有否臧。张则杀威行,驰则杀威亡。人之机亦然。天以气为威,人以德为机。秋冬阴气严凝,天之张杀机也,故龙蛇畏而蛰伏。冬谢春来,阴退阳长,天之驰杀机也,故龙蛇悦而振起。天有寒暄,德亦有寒暄。德刑整肃,君之张杀机也,故以下畏而服从。德失刑偏,君之驰杀机也,故奸雄悦而驰骋。位有尊卑,象乎天地,故曰:天发杀机,龙蛇起陆,寇乱所由作;人发杀机,天地反覆,尊卑由是革也。太公、诸葛亮等以杀人过万,大风暴起,昼若暝。以为天地反覆,其失甚矣。     天人合德,万变定基    ...
《神仙传》葛洪原文在线阅读全文下载,《神仙传》记载哪九十二位神仙?
术数

《神仙传》葛洪原文在线阅读全文下载,《神仙传》记载哪九十二位神仙?

国学中医网—若想心如明镜,必当饱读诗书。中医基础知识入门自学书籍下载 国学文化、国学古籍讲座、中医书籍、中医文化、中医书籍资料集合。 国学经典书籍推荐书目大全集下载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全文,更多内容,注册本站会员或者直接付费下载txt学习完整版更方便哦 (手机下载用户选择浏览器打开–登录账号或直接购买—下载电子书既可阅读) 《神仙传》葛洪原文在线阅读全文下载,《神仙传》记载哪九十二位神仙? 神仙传 《神仙传》,书名。东晋·葛洪撰。十卷。书中收录了古代传说中的84位仙人的事迹。虽事多怪诞,但其中不少人常为后世养生文献所引用;有些内容对研究中国古代养生学术也不无参考意义。 现存《神仙传》有两种版本。一为九十二人附二人传本,见于《道藏精华录百种》等道典中。二为八十四人传本,见于《四库全书》中。此外唐人梁萧又称其“凡一百九十人”,可见今人《神仙传》并非全本。 《神仙传》中故事众多,故篇幅较长,故事情节大多复杂、奇特、生动。如《栾巴传》写仙人栾巴为民除害的故事,中间说一庙鬼化作书生,骗太守许以女儿。栾巴见之,遂做法驱之,使庙鬼现形为老狸。故事以生动的情节,刻画了道教的法力,笔墨虽少,却塑造了一个为民除害的正面形象。类似的故事还有《王远传》、《刘根传》、《吕恭传》等,均以想象丰富,记叙生动著称。 ============================================================================== 晋葛洪撰。是书据洪自序,盖於《抱朴子。内篇》既成之後,因其弟子滕升问仙人有无而作。所录凡八十四人。序称秦大夫阮仓所记凡数百人,刘向所撰又七十一人。今复抄集古之仙者见於仙经服食方百家之书,先师所说,耆儒所论,以为十卷。又称刘向所述,殊甚简略,而自谓此传有愈於向。今考其书,惟容成公、彭祖二条与《列仙传》重出,馀皆补向所未载。其中如黄帝之见广成子,卢敖之遇若士,皆庄周之寓言,不过鸿鸿雲将之类,未尝实有其人。淮南王刘安谋反自杀,李少君病死,具载《史记》、《汉书》,亦实无登仙之事,洪一?登载,未免附会。至谓许由、巢父服箕山石流黄丹,今在中岳中山,若二人晋时尚存,洪目睹而记之者,尤为虚诞。然後《汉书。方术传》载壶公、蓟子训、刘根、左慈、甘始、封君达诸人,已多与此书相符。疑其亦据旧文,不尽伪撰,又流传既久,遂为故实。历代词人,转相沿用,固不必一一核其真伪也。诸家著录皆作十卷,与今本合,惟《隋书。经籍志》称为葛洪《列仙传》,其名独异。考新、旧唐书并作葛洪《神仙传》,知今本《隋志》殆承上《列仙传》赞之文,偶然误刊,非书有二名也。此本为毛晋所刊。考裴松之《蜀志。先主传注》,引李意期一条,《吴志。士燮传注》引董奉一条,《吴范。刘惇赵达传注》引介象一条,并称葛洪所记,近为惑众,其书文颇行世,故撮举数事,载之篇末。是徵引此书,以《三国志》注为最古。然悉与此本相合,知为原帙。《汉魏丛书》别载一本,其文大略相同,而所载凡九十二人。核其篇第,盖从《太平广记》所引钞合而成。《广记》标题,间有舛误,亦有与他书复见,即不引《神仙传》者,故其本颇有讹漏。即如卢敖若士一条,李善注《文选》江淹《别赋》鲍照升天行,凡两引之,俱称葛洪《神仙传》,与此本合。因《太平广记》未引此条,《汉魏丛书》本遂不载之,足以证其非完本矣。  葛洪,字稚川,丹阳句容人也。祖系,吴大鸿胪。父悌,吴平后,入晋为邵陵太守。 洪少好学,家贫,躬自伐薪,以贸纸笔,夜辄写书诵习,以儒学知名。性寡欲,无所爱玩,不知棋局几道,摴蒱齿名。为人木讷,不好荣利,闭门却扫,未尝交游。于余杭山见何幼道、郭文举,目击而已,各无所言。时或寻书问义,不远数千里,崎岖冒涉,期于必得。遂究览典籍,尤好神仙导养之法。从祖玄,吴时学道得仙,号曰葛仙公,以其炼丹秘术授弟子郑隐。洪就隐学,悉得其法焉。后师事南海太守上党鲍玄。玄亦内学,逆占将来,见洪深重之,以女妻洪。洪传玄业,兼综练医术,凡所着撰,皆精覈是非,而才章富赡。太安中,石冰作乱。吴兴太守顾秘为义军都督,与周?等起兵讨之。秘檄洪为将兵都尉,攻冰别率,破之,迁伏波将军。冰平,洪不论功赏,径至洛阳,欲搜求异书,以广其学。洪见天下已乱,欲避地南土,乃参广州刺史稽含军事。及含遇害,遂停南土多年,征镇檄命,一无所就。后还乡里,礼辟皆不赴。元帝为丞相,辟为掾,以平贼功,赐爵关内侯。咸和初,司徒导召补州主簿,转司徒掾,迁谘议参军。干宝深相亲友,荐洪才堪国史。选为散骑常侍,领大着作,洪固辞不就。以年老,欲炼丹以祈遐寿。闻交址出丹,求为句漏令。帝以洪资高,不许。洪曰:“非欲为荣,以有丹耳。”帝从之。洪遂将子侄俱行,至广州,刺史邓岳留不听去,洪乃止罗浮山炼丹。岳表补东官太守,又辞不就。岳乃以洪兄子望为记室参军。在山积年,优游闭养,着述不辍。其自序曰:“洪体乏进趣之才,偶好无为之业。假令奋翅则能陵厉玄霄,骋足则能追风蹑景,犹欲戢劲翮于鹪鷃之群,藏逸迹于跛驴之伍,岂况大块 序   洪著内篇,论神仙之事,凡二十卷。弟子滕升问曰:“先生曰神仙可得不死,可学古之神仙者,岂有其人乎?”答曰:“昔秦大夫阮仓,所记有数百人,刘向所钻撰,又七十一人。盖神仙幽隐,与世异流,世之所闻者,尤千不及一者也。故宁子入火而凌烟,马皇见迎以获龙,方回咀嚼以云母,赤将茹葩以随风,涓子饵水以著经,啸父烈火以无穷,务光游渊以脯薤,仇生却老以食松,邛疏服石以鍊形,琴高乘鲤于砀中,桂父改色以龟脑,女丸七十以增容,陵阳吞无脂以登高,商丘咀菖蒲以不终,雨师炼五色以厉夫,子光辔虬雷于玄涂,周晋跨素禽于缑氏,轩辕控飞龙于鼎湖,葛由策木羊于绥山,陆通匝遐纪于黄庐,萧史乘凤而轻举,东方飘衣于京都,犊子灵化以沦神,主柱飞行于丹砂,阮丘长存于睢岭,英氏乘鱼以登遐,脩羊陷石于西岳,马丹回风以电徂,鹿翁陟险而流泉,园客蝉蜕于五华。余今复抄集古之仙者,见于仙经服食方及百家之书,先师所说,耆儒所论,以为十卷,以传知真识远之士,其系俗之徒思不经微者,亦不强以示之矣。则知刘向所述,殊甚简要,美事不举。此传虽深妙奇异,不可尽载,尤存大体,窃谓有愈于向,多所遗弃也。”葛洪撰。 卷一   广成子  广成子者,古之仙人也。居崆峒山石室之中。黄帝闻而造焉,曰:“敢问至道之要。”广成子曰:“尔治天下,云不待簇而飞,草木不待黄而落,奚足以语至道哉?”黄帝退而闲居三月,复往见之。广成子方北首而卧,黄帝膝行而前,再拜,请问治身之道。广成子蹶然而起曰:“至哉!子之问也,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尔形,无摇而精,乃可长生。慎内闭外,多知为败。我守其一,以处其和。故千二百岁而形未尝衰。得吾道者,上为皇;入吾道者,下为王。吾将去汝,适无何之乡,入无穷之门,游无极之野,与日月齐光,与天地为常,人其尽死,而我独存焉。”若士 若士者,古之神仙也。莫知其姓名。燕人盧敖,秦时游于北海,经于太阴,入于玄关,至于蒙谷之山,而见若士焉。其为人也,深目而玄準,鸢肩而脩颈,丰上而杀下,欣欣然方迎风轩轾而舞。顾见盧敖,因遁逃于碑下,盧敖仰而视之,方踡龟壳而食蟹蛤。盧敖乃与之语曰:“惟以敖为背群离党,穷观六合之外,幼而好游,长而不渝,周行四极。推此阴之为阙,今卒覩夫子于此,殆可与敖为友乎?”若士俨然而笑曰:“嘻,子中州之民,不宜远而至此,犹光乎日月,而载乎列星,比夫不名之地犹突奥也。我昔南游乎洞濔之野,北息乎沉默之乡,西穷乎窈冥之室,东贯乎澒洞之光。其下无地,其上无天。视焉无见,听焉无闻。其外尤有泼泼之汜,其行一举而千万里,吾尤未之能也。今子游始至于此,乃云穷观,岂不陋哉?然子处矣,吾与汗漫于九垓之上,不可以久住。”乃举臂竦身,遂入云中。盧敖仰而视之,弗见,乃止,怆恨若有丧者也,曰:“吾比夫子也,尤鸿鹄之与壤虫也。终日而行,不离咫尺,自以为远,不亦谬也。悲哉。”沈文泰 沈文泰者,九疑人也。得江众神丹土符还年之道,服之有效,欲于昆仑安息二千余年,以传李文渊曰:“土符不法服药,行道无益也。”文渊遂授其秘要,后亦升天。今以竹根汁煮丹黄土,去三尸,出此二人也。  彭祖 彭祖者,姓钱,名铿,帝颛顼之玄孙。至殷末世,年七百六十岁而不衰老。少好恬静,不恤世务,不营名誉,不饰车服,唯以养生治身为事。殷王闻之,拜为大夫,常称疾闲居,不与政事。善于补养导引之术,并服水桂、云母粉、麋鹿角,常有少容,然其性沈重,终不自言有道,亦不作诡惑变化鬼怪之事,窈然无为,时乃游行,人莫知所诣。伺侯之,竟不见也。有车马而不常乘,或数百日或数十日不持资粮,还家则衣食与人无异。常闭气内息,从平日至日中,乃危坐拭目,摩搦身体,舔唇咽唾,服气数十,乃起行,言笑如故。其体中或有疲倦不安,便导引闭气,以攻其患。心存其身,头面九窍,五藏四肢,至于毛发,皆令其存。觉其气行体中,起于鼻口中,达十指末,寻即平和也。王自诣问讯,不告之。致遗珍玩,前后数万,彭祖皆受之以恤贫贱,略无所留。又有采女者,亦少得道,知养形之方,年二百七十岁,视之年如十五六。王奉事之,于掖庭为立华屋紫阁,饰以金玉,乃令采女乘轻軿而往,问道于彭祖。采女再拜,请问延年益寿之法,彭祖曰:“欲举行登天,上补仙宫者,当用金丹,此元君太一所服,白日升天也。然此道至大,非君王所为。其次当爱精养神,服饵至药,可以长生,但不能役使鬼神、乘虚飞行耳,不知交接之道,虽服药无益也。采女能养阴阳者也,阴阳之意可推而得,但不思之耳,何足枉问耶?仆遗腹而生,三岁失母,遇犬戎之乱,流离西域,百有余年,加以少怙,丧四十九妻,失五十四子,数遭忧患,和气折伤,令肌肤不泽,荣卫焦枯,恐不得度世。所闻素又浅薄,不足宣传。今大宛山中,有青精先生者,传言千岁,色如童子,行步一日三百里,能终岁不食,亦能一日九餐,真可问也。”采女曰:“敢问青精先生所谓何仙人也?”彭祖曰:“得道者耳,非仙人也。仙人者,或竦身入云,无翅而飞;或驾龙乘云,上造太堦;或化为鸟兽,浮游青云;或潜行江海,翱翔名山;或食元气;或茹芝草;或出入人间则不可识;或隐其身草野之间,面生异骨,体有奇毛,恋好深僻,不交流俗,然有此等,虽有不亡之寿,皆去人情、离荣乐。有若雀之化蛤,雉之为蜃,失其本真,更守异器。今之愚心未之愿也。人道当食甘旨,服轻丽,通阴阳,处官秩,耳目聪明,骨节坚强,颜色和泽,老而不衰,延年久视,长在世间,寒温风湿不能伤,鬼神众精莫敢犯,五兵百虫不能近,忧喜毁誉不为累,乃可贵耳。人之受气,虽不知方术,但养之得宜,当至百二十岁。不及此者,皆伤之也。小复晓道,可得二百四十岁,能加之,可至四百八十岁。尽其理者,可以不死,但不成仙人耳。养寿之道,但莫伤之而已。夫冬温夏凉,不失四时之和,所以适身也。美色淑姿,幽闲娱乐,不致思欲之惑,所以通神也。车服威仪,知足无求,所以一其志也。八音五色,以玩视听,所以导心也。凡此皆以养寿,而不能斟酌之者,反以速患,古之至人,恐不才之子,为识事宜,流遁不还,故绝其源也。故有上士别床,中士异服。服药千裹,不如独卧。五色令人目盲,五味令人口爽,苟能节宣其宜适,抑扬其通塞,不减年筭,而得其益。凡此之类,譬犹水火,用之过当,反为害耳,人不知其经脉损伤,血气不足,内理空疏,髓脑不实,体已先病,故为外物所犯,因风寒酒色以发之耳。若本充实,岂当病耶?凡远思强记伤人,忧恚悲哀伤人,情乐过差伤人,忿怒不解伤人,汲汲所愿伤人,戚戚所患伤人,寒暖失节伤人,阴阳不交伤人,所伤人者甚众,而独责于房室,不亦惑哉?男女相成,尤天地相生也,所以导养神气,使人不失其和,天地得交接之道,故无终尽之限。人失交接之道,故有残折之期,能避众伤之事,得阴阳之术,则不死之道也。天地昼离而夜合,一岁三百六十交,而精气和合者有四,故能生育万物,不知穷极。人能则之,可以长存。次有服气得其道,则邪气不得入,治身之本要也。其余吐纳导引之术,及念体中万神,有含影守形之事,一千七百余条,及四时首向。责己谢过、卧起早晏之法,皆非真道,可以教初学者,以正其心耳。爱精养体,服气錬形,万神自守,其不然者,则荣卫枯瘁,万神自逝,非思念所留者也。愚人为道,不务其本,而逐其末,告以至言,又不能信。见约要之书,谓之轻浅,而昼夕伏诵。观夫太清北神中经之属,以此疲劳,至死无益也,不亦悲哉?又人苦多事,又少能弃世独住山居穴处者,以顺道教之,终不能行,是非仁人之意也。但知房中之道、闭气之术,节思虑,适饮食,则得道矣。吾先师初著九都节解韬形隐遁无为开明四极九室诸经,万三千首,为以示始涉门庭者耳。” 采女具受诸要以教王,王试为之,有验,欲秘之,乃令国中有传彭祖道者,诛之,又欲害彭祖以绝之。彭祖知之,乃去,不知所在。其后七十余年,闻人于流沙之西见之。王能常行彭祖之道,得寿三百岁。力转丁壮,如五十时。郑女妖淫,王失其道耳殂。俗间相传,言彭祖之道杀人者,由于王禁之故也。彭祖去殷时,年七百八十岁,非寿终也。  白石生 白石生者,中黄丈人弟子也。至彭祖之时,已年二千余岁矣。不肯修升仙之道,但取于不死而已,不失人间之乐,其所据行者,正以交接之道为主,而金液之药为上也。初患家贫身贱,不能得药,乃养猪牧羊十数年,约衣节用,致货万金,乃买药服之,常煮白石为粮,因就白石山居,时人号曰白石生。亦时食脯饮酒,亦时食谷。日能行三四百里,视之色如三十许人,性好朝拜存神,又好读仙经及太素传。彭祖问之:何以不服药升天乎?答曰:“天上无复能乐于此间耶,但莫能使老死耳。天上多有至尊相奉事,更苦人间耳。”故时人号白石生为隐遁仙人,以其不汲汲于升天为仙官,而不求闻达故也。 黄山君 黄山君者,修彭祖之术,年数百岁,尤有少容,亦治地仙,不能飞升,彭祖既去,乃追论其言,为彭祖经,得彭祖经者,便为木中之松栢也。 凤纲 凤纲者,渔阳人也。常採百草花以水渍泥封之,自正月始,尽九月末止,埋之百日,煎丸之。卒死者以此药内口中,皆立生。纲长服此药,得寿数百岁不老。后入地肺山中仙去。 卷二   皇初平 皇初平者,但谿人也。年十五而使牧羊,有道士见其良谨,使将至金华山石室中,四十余年,忽然,不复念家。其兄初起,入山索初平,历年不能得见。后在市中,有道士善卜,乃问之曰:“吾有弟名初平,因令牧羊失之,今四十余年,不知生死所在,愿道君为占之。”道士曰:“金华山中有一牧羊儿,姓皇名初平,是卿弟非耶?”初起闻之,惊喜,即随道士去寻求,果得相见,兄弟悲喜。因问弟曰:“羊皆何在?”初平曰:“羊近在山东。”初起往视,了不见羊,但见白石无数,还谓初平曰:“山东无羊也。”初平曰:“羊在耳,但兄自不见之。”初平便乃俱往看之。乃叱曰:“羊起!”于是白石皆变为羊,数万头。初起曰:“弟独得神通如此,吾可学否?”初平曰:“唯好道,便得耳。”初起便弃妻子,留就初平。共服松脂茯苓,至五千日,能坐在立亡,行于日中无影,而有童子之色。后乃俱还乡里,诸亲死亡略尽,乃复还去,临去以方授南伯逢,易姓为赤初平,改字为赤松子。初起改字为鲁班。其后传服此药而得仙者,数十人焉。 吕恭 吕恭字文敬,少好服食。将一奴一婢于太行山中采药,忽有三人在谷中,因问恭曰:“子好长生乎?而乃勤苦艰险如是耶!”恭曰:“实好长生,而不遇良方,故采服此物,冀有微益也。”一人曰:“我姓吕,字文起。”一人曰:“我姓孙,字文阳。”一人曰:“我姓李,字文上。皆太清太和府仙人也,时来采药,当以成授新学者,公既与吾同姓,又字得吾半,是公命当应长生也。若能随我采药,语公不死之方。”恭即拜曰:“有幸得遇神人,但恐闇塞多罪,不足教授,若见采救,是更生之愿也。”即随仙人去。二日,乃教授秘方一通,因遣恭还曰:“可归省乡里。”恭即拜辞,仙人语恭曰:“公来虽二日,今人间已二百年。”恭归到家,但见空野,无复子孙,乃见乡里数世后人赵光辅,遂问吕恭家何在,人转怪之曰:“君自何来?乃问此久远之人,吾闻先世传有吕恭,将一奴一婢入山采药,不复归还,以为虎狼所伤耳,经今已二百余年,君何问乎?吕恭有后世孙吕习者,在城东北十里作道士,人多奉事之,推求易得耳。”恭承辅言,往到习家,叩门而呼之。奴出问曰:“公何来?”恭曰:“此是吾家也。我昔采药,随仙人去,至今二百余年,今复归矣。”习举家惊喜,徒跣而出,拜曰:“仙人来归。”流涕不能自胜。居久之,乃以神方授习而去。时习已年八十,服之,转转还少,至二百岁,乃入山去。其子孙世世服此药,无复老死,皆得仙也。 沈建 沈建者,丹阳人也。世为长史,而建独好道,不肯仕宦。学道导引服食之术,远年却老之法,又能治病,病无轻重,遇建则差,举事之者千余家。一日,建当远行,留寄一奴一婢,并驴一头,羊十口,各与药一丸,语主人曰:“但累舍居,不烦主人饮食也。”便决去,主人怪之曰:“此君所寄口有十三,不留寸资,当若之何?”建去之后,主人饮啖奴婢,奴婢闻食皆吐逆;以草与驴羊,驴羊皆避而不食,便欲觝人。主人乃惊。后百余日,奴婢面体光泽,转胜于初时,驴羊悉肥如饲。建去三年乃还。又各以一丸药与奴婢驴羊,乃却饮食如故。建遂断谷,不食,能轻举,飞行往还,如此三百余年,乃绝迹,不知所之也。 华子期 华子期者,淮南人也。师禄里先生,受隐仙灵宝方。一曰伊洛飞龟秩,二曰伯禹正机,三曰平衡方。按合服之,日以还少,一日能行五百里,力举千斤,一岁十二易其行。后乃仙去。 乐子长 乐子长者,齐人也。少好道,因到霍林山,遇仙人,授以服巨胜赤松散方,仙人告之曰:“蛇服此药,化为龙,人服此药,老成童。又能升云上下,改人形容,崇气益精,起死养生。子能行之,可以度世,子长服之,年一百八十岁,色如少女。”妻子九人,皆服其药,老者返少,小者不老。乃入海,登劳盛山而仙去也。 卫叔卿 卫叔卿者,中山人也。服云母得仙。汉元凤二年八月壬辰,武帝闲居殿上,忽有一人,乘浮云驾白鹿集于殿前,武帝惊问之为谁。曰:“我中山卫叔卿也。”帝曰:“中山非我臣乎?”叔卿不应,即失所在。帝甚悔恨,即使使者梁伯之往中山推求,遂得叔卿子,名度世,即将还见。帝问焉,度世答曰:“臣父少好仙道,服药治身八十余年,体转少壮,一旦委臣去,言当入华山耳。今四十余年,未尝还也。”帝即遣梁伯之与度世往华山觅之。度世与梁伯之俱上山,辄雨积数日。度世乃曰:“吾父岂不欲吾与人俱往乎?”更斋戒独上,望见其父与数人于石上嬉戏,度世既到,见父上有紫云覆廕郁郁,白玉为床,有数仙童执幢节立其后。度世望而再拜。叔卿问曰:“汝来何为?”度世具说天子悔恨,不得与父共语,故遣使者与度世共来。叔卿曰:“吾前为太上所遣,欲戒帝以灾厄之期,及救危厄之法,国祚可延,而帝强梁自贵,不识道真,反欲臣我,不足告语,是以弃去。今当与中黄太一共定天元九五之纪,吾不得复往也。”度世因曰:“向与父博者为谁?”叔卿曰:“洪崖先生、许由、巢父、王子晋、薛容也。今世向大乱,天下无聊,后数百年间,土灭金亡,天君来出,乃在壬辰耳。我有仙方,在家西北柱下,归取,按之合药服饵,令人长生不死,能乘云而行,道成来就吾于此,不须复为汉臣也。”度世拜辞而归,掘得玉函,封以飞仙之香,取而按之饵服,乃五色云母,并以教梁伯之,遂俱仙去,不以告武帝也。  魏伯阳 魏伯阳者,吴人也。本高门之子,而性好道术,不肯仕宦,闲居养性,时人莫知之。后与弟子三人入山作神丹,丹成,弟子心不尽,乃试之曰:“此丹今虽成,当先试之。今试饴犬,犬即飞者,可服之,若犬死者,则不可服也。”伯阳入山,特将一白犬自随。又有毒丹,转数未足,合和未至,服之暂死。故伯阳便以毒丹与白犬,食之即死。伯阳乃问弟子曰:“作丹惟恐不成,丹即成,而犬食之即死,恐未合神明之意,服之恐复如犬,为之奈何?”弟子曰:“先生当服之否?”伯阳曰:“吾背违世俗,委家入山,不得仙道,亦不复归,死之与生,吾当服之耳。”伯阳乃服丹,丹入口即死。弟子顾相谓曰:“作丹欲长生,而服之即死,当奈何?”独有一弟子曰:“吾师非凡人也,服丹而死,将无有意耶?”亦乃服丹,即复死。余二弟子乃相谓曰:“所以作丹者,欲求长生,今服即死,焉用此为?若不服此,自可数十年在世间活也。”遂不服,乃共出山,欲为伯阳及死弟子求市棺木。二人去后,伯阳即起,将所服丹内死弟子及白犬口中,皆起。弟子姓虞。皆仙去。因逢人入山伐木,乃作书与乡里,寄谢二弟子。弟子方乃懊恨。伯阳作参同契,五行相类,凡三卷,其说似解周易,其实假借爻象,以论作丹之意,而儒者不知神仙之事,反作阴阳注之,殊失大旨也。 卷三   沈羲 沈羲者,吴郡人也。学道于蜀中,但能消灾治病,救济百姓,而不知服食药物。功德感于天,天神识之。羲与妻贾氏共载,诣子妇卓孔宁家,道次忽逢白鹿车一乘、青龙车一乘、白虎车一乘,从数十骑,皆是朱衣仗节,方饰带剑,辉赫满道。问羲曰:“君见沈道士乎?”羲愕然曰:“不知何人耶?”又曰:“沈羲。”答曰:“是某也,何为问之?”骑吏曰:“羲有功于民,心不忘道,从少已来,履行无过,寿命不长,算禄将尽,黄老愍之。今遣仙官来下迎之,侍郎薄延者,白鹿车是也,度世君司马生者,青龙车是也,送迎使者徐福者,白虎车是也。”须臾,忽有三仙人在前,羽衣持节,以白玉版青玉介丹玉字授与羲,羲跪受,未能读。云拜羲为碧落侍郎,主吴越生死之籍,遂载羲升天。时道间锄耘人皆共见之,不知何等。须臾,大雾,雾解失其所在,但见羲所乘车牛入田食苗,或有识是羲牛者,以语其家弟子,数百人恐是邪魅将羲藏于山谷间,乃分布于百里之内求之,不得。 而后四百余年,忽来还乡,推求得其数世孙,名怀喜。怀喜告曰:“闻先人相传,说家祖有仙人,今仙人果归也。”留数十日,羲因话初上天时,不得见天尊,但见老君东向坐,有左右勑,羲不得谢,但默坐而已。见宫殿郁郁,有如云气,五色玄黄,不可名字。侍者数百人,多女子及少男,庭中有珠玉之树,蒙茸丛生,龙虎辟邪,游戏其间,但闻琅琅有如铜铁之声,不知何物。四壁熠熠,有符书著之。老君形体略高一丈,披发垂衣,顶项有光。须臾数发,有玉女持金盘玉杯,盛药赐羲曰:“此是神丹,服之者不死矣。”妻各得一刀圭,告言饮毕而谢之。服药后,赐枣二枚,大如鸡子,脯五寸,遣羲去曰:“汝还人间,救治百姓之疾病者,君欲来上天,书此符,悬于竿杪,吾当迎汝。”乃以一符及仙方一首赐羲,羲奄忽如睡,已在地上。后人多得其方术者也。 陈世安 陈世安者,京兆人也。为灌叔平客,禀性慈仁。行见鸟兽,下道避之,不欲惊动;不践生虫,未尝杀物。年三十,而叔平好道思神。忽有二仙人托为书生,从叔平行游以观视之,叔平不觉其是仙人也,久而转懈怠。叔平在内方作美食,二仙人复来诣门,问世安曰:“叔平在否?”答曰:“在。”因入白叔平,叔平即欲出,其妻止之曰:“饿书生辈,复欲求腹饱耳,勿与食。”于是叔平使世安出,告言不在。二人曰:“汝向言在,今言不在,何也?大家勑我去耳!”二人益善之以实对,乃相谓曰:“叔平勤苦有年,今日值吾二人而反懈怠,是其不遇我,几成而败之。”乃问世安曰:“汝好游戏耶?”答曰:“不好也。”又曰:“汝好道希仙耶?”答曰:“好道,然无缘知耳。”二人曰:“汝审好道,明日早会道北大树下。”世安早往期处,到日西而不见二人,乃起将去,曰:“书生定欺我耳!”二人已在其耳边呼之曰:“世安,汝来何晚耶?”答曰:“早旦来,但不见君耳。”二人曰:“我端坐在汝边耳。”频三期之,而世安辄早至,知期可教,乃以药两丸与之,诫曰:“归家,勿复饮食,别止一处。”世安依诫,二人常往其处。叔平怪之,曰:“世安处空室,何得有人语?往辄不见,何也?”答曰:“我独语耳。”叔平见世安不服食,但饮水,止息别位,疑非常人,自知失贤,乃叹曰:“夫道尊德贵,不在乎年齿,父母生我,然非师则莫能使我长生也。先闻道者则为师矣。”乃自执弟子之礼,朝夕拜事世安,为之洒扫。世安道成,白日升天,临去,遂以要道传叔平,叔平后亦得仙也。...
葛洪《抱朴子外篇》在线阅读全文下载,葛洪《抱朴子外篇》全文阅读
术数

葛洪《抱朴子外篇》在线阅读全文下载,葛洪《抱朴子外篇》全文阅读

国学中医网—若想心如明镜,必当饱读诗书。中医基础知识入门自学书籍下载 国学文化、国学古籍讲座、中医书籍、中医文化、中医书籍资料集合。 国学经典书籍推荐书目大全集下载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全文,更多内容,注册本站会员或者直接付费下载txt学习完整版更方便哦 (手机下载用户选择浏览器打开–登录账号或直接购买—下载电子书既可阅读) 葛洪《抱朴子外篇》在线阅读全文下载,葛洪《抱朴子外篇》全文阅读 《抱朴子》简介   《抱朴子》一书由《抱朴子内篇》和《抱朴子外篇》组成。东晋葛洪著。 1、葛洪生平及其著述 葛洪(283一343或363),字稚川,系葛玄从孙。因葛玄称为“葛仙翁”,世称葛洪为“小仙翁”。丹阳句容(今属江苏)人,出身江南豪族。13岁丧父,家道中落。16岁起,始读儒书,以儒学知名。求学广博,上自正史百家之言,下至短杂文章,读书破万卷。尤好神仙导养之法,从葛玄弟子郑隐受炼丹术,又师事南海太守鲍玄(即鲍翻,字太玄),鲍玄以女妻洪(道书称鲍姑)。葛洪为人心直口实,不随世变,末遇知者,终日不言。乡人皆称其为抱朴之士,后葛洪著书,遂以名之,并以抱朴子自号。西晋太安二年(303),大都督顾秘任其为将兵都尉,因破石冰有功,迁伏波将军。事平,弃戈释甲,仍未丹道。永兴元年(305),葛前往洛阳,搜求异书以广其学,适值“八王之乱”,奔波于徐、豫、荆、囊、江、广诸州之间。饱受战乱之苦,遂萌出尘之志。愍帝建兴四年(316),重返故里,隐居不仕。东晋开国,因其曾有战功,赐爵关内侯,食句容200邑。咸和(326-334)初,司徒王导召补州主簿,转司徒掾,后迁谘议参军,干宝又荐为散骑常侍领大著作之职,固辞不就。听说交趾出产丹砂,为了就近炼丹,求为勾漏(今广西北流县)令。南行至广州,为刺史邓岳所留,乃止于罗浮山中。住山积年,优游闲养,炼制丹药,著作不辍。某日,给邓岳捎去书信,说要远行导师,将要出发。邓岳急忙前往送别,只见葛洪端坐日中,安然如睡,已经解化。 葛洪著述篇目和卷数如下:《抱朴子内篇》20卷,《抱朴子外篇》50卷,《神仙传》、《隐逸传》、《良吏传》、《集异传》各10卷,《移檄章表》30卷,《碑诔诗赋》100卷,《金匮药方》100卷,《抄经史百家言》310卷,《肘后备急方》4卷;此外尚有《抱朴子养生论》、《大丹问答》、《葛洪枕中记》、《稚川真人较正术》、《抱朴子神仙金沟经》、《葛稚川金本万灵论》以及托名刘歌撰的《西京杂记》等。以上著作大部分已亡佚。《正统道藏》和《万历续道藏》共收标名葛洪的著作13种,部分为后人误题或伪托,但大多确为葛洪所撰。 2、《抱朴子》卷数 《抱朴子外篇》的撰写时间与问世,均早于《抱朴子内篇》。 《道藏》将其两书刻在一处,并且在《内篇》之后,《外篇》之前,间隔一种《抱朴子别旨》。明人刻此书,从《道藏》中取出,总名为《抱朴子》。 据《晋书·葛洪传》可知,《抱朴子》内外篇原共有116篇。今本已非完帙,亡佚40余篇。严可均在《铁桥漫稿》《代继莲龛为抱朴子叙》中说:“今本仅《内篇》之十五六,《外篇》之十三四耳。” 《内篇》卷前有葛洪《序》,称《内篇》20卷。《隋书·经籍志》称《内篇》21卷,《音》1卷,入“道家”。《新唐书·经籍志·道家》称《内篇》10眷。《宋史·艺文志·杂家》称《内篇》20卷。《郡斋读书志》称《内篇》20卷。历代著录以20卷为多,《内篇》原当为20卷。《道藏》所收即为20卷,卷各一篇,共20篇。 《外篇》卷后有葛洪《自叙》,称著“《外篇》50卷”。《隋书·经籍志》称《外篇》30卷,入“杂家”。《新唐书·经籍志·杂家》称《外篇》20卷。 《宋史·艺文志·杂家》称《外篇》50卷。晁公式《郡斋读书志》称《外篇》10卷。陈振孙《书录解题》曰:“《馆阁书目》有《外篇》50卷,未见。”纷坛错互,说法不一。《道藏》所收《外篇》为50卷,与自叙合。 3.《抱朴子》内容大要 葛洪《自叙》谓:“《内篇》言神仙方药、鬼怪变化、养生延年、禳灾却祸,属道家;《外篇》言人间得失,世事臧否,属侍家。” (1)《内篇》基本内容 葛洪因道书事多隐语,道士臆断妄说者众,故著是书“粗举长生之理”。《内篇》以玄、道,一为宇宙本体,论证神仙之存在,提出道本儒末。备述金丹、黄白、辟谷、服药、导引、隐沦、变化、服炁、存思、召神、符箓、乘跻、诸术。是书集汉晋金丹术之大成,并杂有医药、化学等方面知识。是研究我国古代道教史和科学技术史的重要资料。 《畅玄卷第一》论宇宙本体“玄”,认为“玄”为世界万物的始祖。要人“思玄道”,称得玄则长生。他的这一学说与魏晋玄学互为影响。 《论仙卷第二》论证神仙实有,大可成仙,驳斥人们对神仙的种种怀疑。 《对俗卷第三》继续论证神仙实有,举出动物长寿的例子和道理加以说明。还认为仙道与孝道相一致,求仙需积善去恶。该篇还著录了不少种古佚道书。 《金丹卷第四》论述金丹之道,认为金丹为仙道之极。该篇详细记录了炼制金丹的方法,包括盟约、结伴、祭神、药物、经典、名山、吉日等。篇中还记载了许多现已失传的炼丹著作。 《至理卷第五》论有无、形神关系,强调“气”的作用。该篇阐述医理,提倡崇尚良医,反对巫术迷信,指出道士应兼修医术,并记载了服药、行气、禁咒等法。 《微旨卷第六》认为浅见之徒不信成仙,不足为怪。述九丹金液为众术之主,及宝精受气、守身炼形、房中等术。强调修仙必须积善,有三尸、灶神察人善恶等。 《塞难卷第七》论述成仙皆由命中注定,凡人可以成仙。认为儒者是易中之难,道者是难中之易。动火成仙只能对中等以上人起作用,下愚之人不会相信。并引《龟甲文》曰“我命在我不在天,还丹成金亿万年。” 《释滞卷第八》认为佐时与轻举可以兼修,修仙不妨碍治国。并言宝精、行炁、服药为求仙之至要,不可专靠房中本。又认为对道书要加以选择。 《道意卷第九》论道为宇宙本体,道本无名。劝人修道而不要祭祷鬼神,斥责张角、李宽等淫祀妖邪、奸乱浅陋。 《明本卷第十》认为道本儒末,道先儒后,黄老并不比尧舜周孔逊色。并且指出,上士得道于三军,中士得道于都市,下士得道于山林。 《仙药卷第十一》述各种仙药,包括五芝、云母、雄黄、玉、金、银、真珠、草木药、丹砂、松脂等。详述产地及采制、服用等方法,并证以神仙故事和传说。 《辨问卷第十二》论“圣人不必仙,仙人不必圣。”认为圣人不修仙,是命中无缘,不能因圣人不为,便说天下无仙。 《极言卷第十三》强调学仙必须求师。黄帝、老子、彭祖、安期等皆不死,均有师传。又说长生必须补损,养生在于以不伤力本。 《勤求卷第十四》论求真师、勤修炼。劝大要勤于求师,而且要慎择真师。 《杂应卷第十五》论述断谷、却寒、却热、服药、辟五兵、吞气、隐沦、去病、召神、乘跻、占卜、坚齿、变化、导引、聪耳、明目、登涉、辟疫、存思、符箓等方术。 《黄白卷第十六》述黄白术。认为天下事物均可变化,故黄金、白银可以烧炼而成。指出炼黄白必须师授口诀,必须择清洁之地。烧炼黄白不是为了致富,而是为了长生。该篇还详细介绍了几种黄白术。 《登涉卷第十七》述入山远游诸术。有辟鬼邪、蛇龙、毒魅、虎狼及入水诸法,包括服符呼箓、镜照苇挝、禁炁封印、遁甲择日、步虚诵咒、佩药服丸等。 《地真卷第十八》论金丹及守真一、守玄一之道。葛洪称“道起于一”,谓“一”有姓名服色,在三丹田之中。守一可以去邪,获得长生。 《遇览卷第十九》述道经书目。葛洪阅其师郑隐之藏书,著录备种道书神符凡260种。这些道书大部分己亡佚,唯赖此载可以略窥晋之前道书之梗概。 《祛惑卷第二十》论识别神仙之真假。强调要勘求明师,谨防庸师、假师,并举例说明。葛洪认为,只有通晓金丹术者才是真师。 (2)《外篇》的基本内容 《外篇》言人事,以儒家为宗,反映了葛洪先儒后道的思想发展轨迹。 《弭讼》等9篇论述时政得失,讥刺世俗,言治民之法。 《臣节》等7篇评人事臧否,主张藏器待时,克己思君。...
葛洪《抱朴子内篇》在线阅读全文下载,葛洪《抱朴子内篇》全文阅读
术数

葛洪《抱朴子内篇》在线阅读全文下载,葛洪《抱朴子内篇》全文阅读

国学中医网—若想心如明镜,必当饱读诗书。中医基础知识入门自学书籍下载 国学文化、国学古籍讲座、中医书籍、中医文化、中医书籍资料集合。 国学经典书籍推荐书目大全集下载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全文,更多内容,注册本站会员或者直接付费下载txt学习完整版更方便哦 (手机下载用户选择浏览器打开–登录账号或直接购买—下载电子书既可阅读) 葛洪《抱朴子内篇》在线阅读全文下载,葛洪《抱朴子内篇》全文阅读 抱朴子内篇 《抱朴子内篇》是魏晋神仙道教的代表作,也是集魏晋道教理论、方术之大成的重要典籍。晋葛洪著。葛号抱朴子,因以名书。西晋光熙元年(306),葛洪避兵南土,羁留广州,开始着手写作《抱朴子》,于东晋建武元年(317)成书。清人孙星衍有校刊本行世,今人王明有《抱朴子内篇校释》一书刊行。 全书二十卷,每卷一篇,皆有题目。葛洪自称“内篇言神仙方药、鬼怪变化、养生延年、禳邪却祸之事,属道家”。 畅玄卷一   抱朴子曰:“玄者,自然之始祖,而万殊之大宗也〔一〕。眇眛乎其深也,故称微焉。绵邈乎其远也,故称妙焉。其高则冠盖乎九霄〔二〕,其旷则笼罩乎八隅〔三〕。光乎日月,迅乎电驰。或倏烁而景逝,或飘滭而星流〔四〕,或滉漾于渊澄,或氛霏而云浮。因兆类而为有,讬潜寂而为无。沦大幽而下沈〔五〕,凌辰极而上游〔六〕。金石不能比其刚,湛露不能等其柔。方而不矩,圆而不规。来焉莫见,往焉莫追。干以之高,坤以之卑,云以之行,雨以之施。胞胎元一〔七〕,范铸两仪〔八〕,吐纳大始〔九〕,鼓冶亿类,佪旋四七〔一十〕,匠成草昧,辔策灵机,吹嘘四气〔一一〕,幽括冲默,舒阐粲尉〔一二〕,抑浊扬清,斟酌河渭,增之不溢,挹之不匮,与之不荣,夺之不瘁。故玄之所在,其乐不穷。玄之所去,器弊神逝。夫五声八音〔一三〕,清商流征,损聪者也。鲜华艳采,彧丽炳烂〔一四〕,伤明者也。宴安逸豫,清醪芳醴,乱性者也。冶容媚姿,铅华素质〔一五〕,伐命者也。其唯玄道,可与为永〔一六〕。不知玄道者〔一七〕,虽顾眄为生杀之神器〔一八〕,唇吻为兴亡之关键〔一九〕,绮榭俯临乎云雨〔二十〕,藻室华绿以参差〔二一〕。组帐雾合,罗帱云离〔二二〕。西毛陈于闲房〔二三〕,金觞华以交驰〔二四〕,清弦嘈囋以齐唱〔二五〕,郑舞纷●以蜲□〔二六〕,哀箫鸣以凌霞〔二七〕,羽盖浮于涟漪〔二八〕,掇芳华于兰林之囿,弄红葩于积珠之池〔一九〕,登峻则望远以忘百忧,临深则俯揽以遗朝饥〔三十〕,入宴千门之焜熀〔三一〕,出□朱轮之华仪〔三二〕。然乐极则哀集,至盈必有亏。故曲终则叹发,燕罢则心悲也〔三三〕。寔理势之攸召,犹影响之相归也。彼假借而非真〔三四〕,故物往若有遗也。 夫玄道者,得之乎内,守之者外〔三五〕,用之者神,忘之者器〔三六〕,此思玄道之要言也〔三七〕。得之者贵,不待黄钺之威。体之者富,不须难得之货。高不可登,深不可测。乘流光,策飞景,凌六虚〔三八〕,贯涵溶。出乎无上,入乎无下。经乎汗漫之门,游乎窈眇之野。逍遥恍惚之中,倘佯仿佛之表。咽九华于云端〔三九〕,咀六气于丹霞〔四十〕。俳徊茫昧,翱翔希微〔四一〕,履略蜿虹〔四二〕,践跚旋玑〔四三〕,此得之者也。 其次则真知足〔四四〕,知足者则能肥遁勿用〔四五〕,颐光山林〔四六〕。纡鸾龙之翼于细介之伍〔四七〕,养浩然之气于蓬荜之中〔四八〕。□缕带索,不以贸龙章之暐晔也〔四九〕。负步杖●,不以易结驷之骆驿也。藏夜光于嵩岫〔五十〕,不受他山之攻。沈鳞甲于玄渊〔五一〕,以违钻灼之灾。动息知止〔五二〕,无往不足。弃赫奕之朝华,避偾车之险路。吟啸苍崖之闲〔五三〕,而万物化为尘氛〔五四〕。怡颜丰柯之下〔五五〕,而朱户变为绳枢〔五六〕。握耒甫田〔五七〕,而麾节忽若执鞭〔五八〕。啜荈漱泉〔五九〕,而太牢同乎藜藿〔六十〕。泰尔有余欢于无为之场,忻然齐贵贱于不争之地。含醇守朴,无欲无忧,全真虚器,居平味澹。恢恢荡荡〔六一〕,与浑成等其自然〔六二〕。浩浩茫茫〔六三〕,与造化钧其符契〔六四〕。如闇如明,如浊如清〔六五〕,似迟而疾,似亏而盈。岂肯委尸祝之坐〔六六〕,释大匠之位,越樽俎以代无知之庖〔六七〕,舍绳墨而助伤手之工。不以臭鼠之细琐,而为庸夫之忧乐〔六八〕。藐然不喜流俗之誉〔六九〕,坦尔不惧雷同之毁〔七十〕。不以外物汩其至精,不以利害污其纯粹也。故穷富极贵,不足以诱之焉,其余何足以悦之乎〔七一〕?直刃沸镬〔七二〕,不足以劫之焉,谤讟何足以戚之乎〔七三〕?常无心于众烦,而未始与物杂也。 若夫操隋珠以弹雀〔七四〕,舐秦痔以属车〔七五〕,登朽缗以探巢〔七六〕,泳吕梁以求鱼〔七七〕,旦为称孤之客,夕为狐鸟之余。栋挠餗覆〔七八〕,倾溺不振,盖世人之所为载驰企及〔七九〕,而达者之所为寒心而凄怆者也〔八十〕。故至人嘿韶夏而韬藻梲。〔八一〕。奋其六羽于五城之墟〔八二〕,而不烦衔芦之卫〔八三〕。翳其鳞角乎勿用之地〔八四〕,而不恃曲穴之备〔八五〕。俯无倨□之呼〔八六〕,仰无亢极之悔〔八七〕,人莫之识,邈矣辽哉!” 校释〔一〕玄者自然之始祖而万殊之大宗也此所谓玄,原自汉代扬雄之太玄,非魏晋玄学之玄。此论玄为宇宙之本体,尤着重于玄道。玄道亦即玄一之道。下文所谓得之乎内,守之者外,用之者神,忘之者器,此思玄之要言也。由此可见抱朴子所谓玄,实为神秘主义之本体论。 〔二〕其高则冠盖乎九霄九霄,即九天,指天之极高处。 〔三〕其旷则笼罩乎八隅八隅,犹言八方。山海经海内西经云:“昆仑之虚,方八百里,高万仞,百神之所在,在八隅之岩”。 〔四〕飘滭而星流孙星衍校(以下简称孙校):“滭”一本作为“飖”。  〔五〕沦大幽而下沈山海经海内经:“北海之内,有大幽之国”。大幽犹大冥,北方极阴之地。本书地真篇云:“一在北极大渊之中”。 〔六〕凌辰极而上游辰极,即北辰,一名北极星。尔雅释天“北极谓之北辰”。 〔七〕胞胎元一刘歆三统历说:“经元一以统始,易太极之首也”。又云:“太极元气,涵三为一”。即天、地、人混合于一元。元一,指元气。胞胎元一,后汉书郅恽传“含元包一”之义也。 〔八〕范铸两仪两仪,指天地。周易系辞:“易有太极,是生两仪”。  〔九〕吐纳大始大始,元气开始形成万物之状态。列子天瑞篇云:“太始者,形之始也”。大太古通用。 〔一十〕佪旋四七“佪”一作“徊”。四七,指二十八宿,东南西北四方各七宿,见淮南子天文篇。  〔一一〕吹嘘四气慎校本、宝颜堂本“四气”并作“咀吸”。四气,春夏秋冬四时之气。礼记乐记云:“动四气之和”。 〔一二〕舒阐粲尉原校:“尉”一作“郁”。校勘记:陈其荣案卢舜治本“粲尉”作“湮郁”。明案慎校本、柏筠堂本并作“湮郁”。舒阐,抒发。粲,鲜明。尉读作郁,浓盛。 〔一三〕五声八音五声,宫、商、角、征、羽。八音,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八种乐器之音。见周礼春官大师。 〔一四〕彧丽炳烂校勘记:荣案卢本“彧丽”作“辉煌”。明案慎校本、宝颜堂本亦作“辉煌”。敦煌“彧丽炳烂”作“丽昺粲烂”。彧丽炳烂,言艳丽粲烂。 〔一五〕铅华素质“铅”,敦煌作“朱”,意林作“红”。铅华,铅粉,用以擦面。后汉张衡定情赋:“思在面而为铅华兮”。魏曹植洛神赋:“铅华不御”。 〔一六〕可与为永“为永”敦煌作“推求”。 〔一七〕不知玄道者孙校:句下刻本有“难与为存”四字,非。 〔一八〕虽顾眄为生杀之神器“眄”藏本、鲁藩本、慎校本皆作为“盻”。“生杀”孙校云:藏本作“杀生”。明案敦煌、鲁藩本、慎校本亦作“煞生”。 〔一九〕唇吻“吻”敦煌作“喙”。 〔二十〕绮榭俯临乎云雨“绮榭”原作“椅榭”。明案敦煌作“绮榭”。“绮榭”,华美之台榭,与下句“藻室”对语,作“绮榭”是,今据改。“云雨”,校勘记荣案卢本作“云汉”。今案慎校本、宝颜堂本亦作“云汉”。 〔二一〕藻室华绿以参差“华”敦煌作“朱”。“华绿”慎校本、宝颜堂本作“华椽”。 〔二二〕罗帱云离“帱”敦煌作“帏”。帱亦是帐。 〔二三〕西毛陈于闲房“闲”藏本作“闲”,慎校本、柏筠堂本讹作“闭”。西,西施,春秋时越国美女。毛,毛嫱,越王美姬。庄子齐物论: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慎子威德篇:毛嫱西施,天下之至姣也。 〔二四〕金觞华以交驰“华”敦煌作“晔”。“以”慎校本作“于”。金觞,金属制之酒器。 〔二五〕清弦嘈囋以齐唱敦煌无“囋”字。嘈囋,喧闹声。  〔二六〕郑舞纷●以蜲□敦煌无●字。纷●,纷纭杂沓。蜲□,舞步曲行。 〔二七〕哀箫鸣以凌霞敦煌“哀箫鸣”作“鸣哀箫”,“凌霞”作“凌云”。  〔二八〕羽盖浮于涟漪“羽盖浮”敦煌作“浮羽盖”。 〔二九〕弄红葩于积珠之池孙校:“葩”藏本作“蘤”。 〔三十〕临深则俯揽以遗朝饥“揽”敦煌、慎校本作“览”。揽,手采取。 〔三一〕入宴千门之焜熀明案“焜”原作“混”,疑误。“熀”孙校:一本作“燿”。敦煌作“晃”。诘鲍篇:“金象焜晃乎清沼”。慎校本、宝颜堂本并作“焜熀”。当作“焜熀”,今据改。焜熀,光耀夺目。  〔三二〕出□朱轮之华仪“□”同“驱”,藏本作“驱”。朱轮,古时贵官所乘车。 〔三三〕燕罢则心悲也孙校:“燕”藏本作“宴”。明案“燕罢”敦煌作“宴彻”,敦煌无“也”。 〔三四〕彼假借而非真孙校:“彼”藏本作“欺”。明案“彼”敦煌作“斯”,藏本讹作“欺”,慎校本、宝颜堂本作“岂”。 〔三五〕得之乎内守之者外校勘记:荣案卢本作“得之者内,失之者外”。明案慎校本、宝颜堂本与卢本同。 〔三六〕用之者神忘之者器敦煌作“归之乎神,忘之乎器”。  〔三七〕此思玄道之要言慎校本、宝颜堂本无“思”字。 〔三八〕凌六虚六虚,上下四方。列子仲尼篇:用之弥满六虚。 〔三九〕咽九华于云端九华,日月之精华。云笈七签八:上清真人呼月日为太宝九华。  〔四十〕咀六气于丹霞六气之说不一。楚辞远游:“□六气而饮沆瀣兮”。王逸注引陵阳子明经言,“春食朝霞,朝霞者,日始欲出赤黄气也;秋食沦阴,沦阴者,日没以后赤黄气也;冬饮沆瀣,沆瀣者,北方夜半气也;夏食正阳,正阳者,南方日中气也,并天地玄黄之气,是为六气”。庄子逍遥游:“御六气之辩”。李颐云:“平旦朝霞,日午正阳,日入飞泉,夜半沆瀣,并天地二气,为六气也”。余说从略。...
《天玉经》原文全卷,《天玉经》不传之秘旨
术数

《天玉经》原文全卷,《天玉经》不传之秘旨

国学知识大全—若想心如明镜,必当饱读诗书。中医基础知识入门自学书籍下载 国学文化、国学古籍讲座、中医书籍、中医文化、中医书籍资料集合。 国学经典书籍推荐书目大全集下载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全文,更多内容,注册本站会员或者直接付费下载txt学习完整版更方便哦 (手机下载用户选择浏览器打开–登录账号或直接购买—下载电子书既可阅读) 《天玉经》原文全卷,《天玉经》不传之秘旨 天玉经 唐·杨筠松    《天玉经》是风水理气中最重要的经典,据云杨筠松著,曾因战乱失传,至明未蒋大鸿辑录注疏,破译其中艰涩难解部分,从此之后,以玄空卦理为基础的江西风水得以影响后世千年不绝。然,随著蒋大鸿《地理辩证》发表,后来对《天玉经》连番注释者不知凡几,各人根据不同理解,各抒己见。============================================================================== 旧本题唐杨筠松撰。考郑樵《通志。艺文略》、陈振孙《书录解题》,杨、曾二家书无《天玉经》之名。相传杨氏师弟秘之,不行於世。至宋,吴见诚遇真人,始授以此经,其子景鸾乃鸾明其义。然则是书亦至宋始出。其为筠松所撰与否,更在影响之间矣。特其流传稍远,词旨亦颇有义意,故言理气者至今宗之,其真伪可置勿论也。内传首言江东一卦,江西一卦,南北八神一卦,术者罕通其说。近时潘思榘作《天玉经笺》,许清奇作《天玉经注》,始推绎下文有父母三般卦,又有天卦江东掌上寻之语。疑所谓江东者即天卦,所谓江西者即地卦,所谓南北者即父母卦,大抵以甲丙庚壬四阳干左旋起长生者为东卦。阳数奇,故曰天卦,曰八神四一。以乙丁辛癸四阴干右旋起长生者为西卦。阴数耦,故曰地卦,曰八神四二。又以山家之坐向为南北一卦,由天地而及人,故曰父母卦。盖自神其说,故为隐奥之词,使人惝恍迷离,骤不得其指要。方技家之谲智,往往如斯,不独此书为然也。外篇专言四经五行,其以子寅辰乾丙乙为金,午申戌坤壬辛为木,卯己丑艮庚丁为水,酉亥未巽甲癸为火,又谓之元空卦。亦莫能名其所以然。旧有天谷散人注,未详其名,词意尚属明显,今并录之,以备考证焉。 内传上   江东一势从来吉,八神四个一。 古以天卦为东分,地卦为西卦。杨公养老看雌雄,以二十四龙分为三卦,江东一卦,江西一卦,震兑始交共一父母,江南江北一针,水火既济共一父母。四经五行以二十一四位列为四龙,一龙六位,亦分三卦,而东西南北之四方始定,天卦皆准于此。东多自寅至丙止,为江东一卦,收贪巨武三吉砂水。其曰,八神四个一者,言自寅至丙位是八掉,而寅辰丙乙四个在一龙也。旧以丑艮辰巽未坤戌乾为八神,而此以支维俱谓之神,泥旧说不得其解。   江西二并排龙位,八神四个二。 江西八龙,申庚酉辛戌乾亥壬为第二卦,收食巨武三吉砂水。而八神之中,甲戌壬辛四神俱在二卦。 南北八神共一卦,端的应无差。   江南午丁未坤、江北子癸丑艮八神共为一身,逢贪巨武砂水,应局查验,富贵一毫不差。《青囊序》云:江南龙来江北望,江西龙去望江东。南北相望者,火艮、水归坤也,东西相望者,木归乾、金归巽也。 二十四龙管三卦,莫与时话。忽然识得便通仙,代代教骈阗。 二十四龙不出三针二父母,坎离震兑四生四旺,乾坤艮巽四生四墓,而南北东西阴阳会合之情,尽于此矣。 吴公发挥曰:上古以寅卯辰列东,巳午未布南,申酉戌置西,亥子丑莫北。惟取十二支以布四方者,盖方以象地,则法《河图》乃东西南北之正位了。后复加乾艮坤要于四隅,取十干除戌巳为中土,以甲乙辅东辰,丙丁辅南离,庚辛辅西兑,壬癸辅北坎。盖圆以象天,则法《洛书》而东西南北四维始定。以二十四位折为江东江西江南江北,约为三卦,合为二父母者,取五行八分从合从生从墓从类之义,寅甲卵乙辰巽巳丙,其为江东卦者,巽位东南,以木而从乎木类也,申庚酉辛戌乾亥壬,其为江西卦者,乾位西北,以金而从乎金类也。午丁未坤壬癸丑艮共为一卦者,午丁属火,逢未坤而衰,亦从午丁而属火;壬癸为水,逢丑艮而衰,亦从子癸而属水也。东西南北虽各殊途,然乾坤老亢,艮要不杂,震兑妙始交之初,故东西合为一父母,坎离交演,水火既济,故南北合为一父母,凡三卦各从本生父母,收贪巨武吉星,是为大玄空。   天卦江东掌上寻,知了值千金。 天卦者古东卦,前兼后也。自子癸丑艮寅甲卯乙辰巽巳丙午丁未坤申庚酉辛戌乾亥壬,以地支从天干,故曰天卦,名曰挨星,五行从掌上分阴阳顺逆,起生死旺墓,排九星以定水神吉凶。 天卦即天干,以地支从天干,水之用也,是为四经之祖。吴公曰:天卦本自东卦来,故曰江东掌上寻。   地画八卦谁能会,山与水相对。 地卦者古西卦,后兼前也。自壬子癸丑艮寅甲卯乙辰巽巳丙午丁未坤申庚酉辛戌乾亥,以天干从地支,故曰寺卦,名曰双册,三合五行,亦天人能会,此五行阴阳顺逆生死之诀。地卦即地支,以天干从地支,山与水相对之用也,是为三合之祖。吴公曰:上文以天卦从向论水神旺墓,此节以地卦从龙论山水生死,二卦体用相兼,故曰相对。三合之法,原是十二支盘乾甲丁属亥卯未,内盘亥卯即外盆之乾甲丁也。若乾有一半属戌,只后半截属亥,则前位属戌火,不得为木后。刘伯温等以辛属阴企墓神辰,壬属阳水墓神辰等法,用外盘庶几得之,仅用内盘,前一半不几错耶?   父母阴阳仔细寻,前后相兼定。前后相兼两路看,分定两边安。 此一节论天地之本源。父母不同而有阴阳之异,前后相兼而有左右之分。吴公日:东西卦阴阳父母不同途,如子癸丑民寅甲卯乙辰巽巳丙午丁未坤申庚酉辛戌巽乾亥壬,前兼后为东卦,即天卦也;如壬子癸艮寅甲卯乙辰巽巳丙午丁未坤申庚酉辛戌乾亥,后兼前为西卦,即地卦也。东西二卦各分阴阳顺逆之不同,而一则关于向首,一则系乎龙家,其作用亦有两边之异。 卦内八卦不出位,代代人尊贵。向水流归一路行,到处有声名。龙行出身无官贵,不用劳心力。只把天医福德装,未解见荣光。   前言二十四龙中是八龙管三卦,三八二十四也。此则备方三分山向。若水自宫旺来朝,流归本卦父母而行,则富贵声名显扬天下。如无本分官旺砂水应局,则不必劳心以求宫贵。世俗以小流年翻卦,寻贪为生气,巨为天医,武为福德,以要官贵,岂能见荣显哉!误矣。 金木水火阴阳左右,急在八神之内,则向水归一路矣。 倒排父母荫龙位,山向同流水。十二阴阳一路排,总是卦中来。 前言天卦地卦,此则备言龙向,共一父母合向卦,水朝流归龙卦为倒排父母。金在西而生于巳,墓于辰,水在东而生于亥,墓于戌,东北水火无不皆然。此则倒排荫龙之说也。吴公曰:二十四位阴阳各阗,天卦从阳转,地卦从阴旋。天卦从阳转者,分十二阳位顺推五行,地卦从阴旋者,分十二阴位逆排九星,其吉凶不出天地二卦之中。 关于关地定雌雄,富贵此中逢,翻天倒地对不同,秘密在玄空。 承上关天关地者,即左关右关、阴阳二局也。阳从左旋顺行为雄,阴从右转逆行为雌。以地卦倒加天卦随流神阴阳顺逆起九星为翻天倒地,此玄中更玄,空中又空,名玄空八卦。至若丙丁乙酉属[阙]之类,名玄空小五行,先师以之究小路,为收山出杀之用。关天关地者,辰戌丑未也;翻天倒地者,阴阳生[阙]也。余介石曰L世人误以玄空小五行加向上论水神生死,何水土独占十二向生死,岂可一例而推之哉?其如未知先师玄玄之妙用何也?李滨湖曰:丙丁乙酉原属火等语,乃玄空五行,此古人步水论生克、量山论双金之法也。杨公云用此步水与量山,言足徵矣。今人未得其旨,设为水法,遂执四火向生于寅,四金向生于巳,四水向生吞疹,四土八水共十二向,俱生于申。罗经二十四字,水土已去一半矣,法果验乎?不验乎可想见矣。盖水法当以双山连珠为的,其法员神不滞,位位有长生,山山有玄窍,彼此不相假借,其法玄之又玄,必口传始得真诀,非聪明才辨之士可臆度也。 三阳水口尽源流,富贵永无休。三阳六秀二神当,立见入朝堂。 以下十八句,以水中小贵格言之。三阳者,贪巨武也,六秀者,艮丙巽辛兑丁也,二神者,凡一卦首尾二神也。言三阳水朝流归墓地,收尽源头水,富贵万代无休。若三阳水符六秀之位,入局不出本卦二神之外,立见居于庙廊之上。 水到玉街官便至,神童状元出。印授若然居水口,玉御近台辅。 韩艮巽一名玉街,一名御街。上二句言水中玉街,谓玉街水自官旺方来4朝,主出神童状元。下二句言水出玉街,谓玉街水自四墓方位流出,主爵位台鼎。   喀喀鼓角随流水,艳艳红妆贵。 山家大五行长生前一位为鼓角,后二位为红妆,有水朝砂秀,主出显官。承上玉街水外又有此水,以起下文。   上按三才并六建,排定阴阳算。下按玉荤捍门流,龙去要回头。   三才即三阳,今见习期 武也。六建,天地人财鬼禄也。玉辇五行逆行,衰位也。癸艮乙木衰位,乙巽丁火衰位,丁坤辛金衰位,辛乾癸水衰位。一名捍门水,宜泽于衰方,故曰下按。一日子寅辰乾丙乙子为捍门,寅为旗鼓,辰为华表,乾为印缓,丙为玉街,乙为玉辇,曰六建。此名六宿,非六建也。龙去回头者,言水流或出卦外,必回头归本卦父母为美。   吴公曰:五行以长生为天建,乃阴阳化育之气;沐冠为地建,乃阴阳脱授之气;I陆官为人建,乃阴阳中和之气;帝旺为财建,乃阴阳劢极之气;死墓绝为鬼建,乃阴阳凝结之气;胎养为禄建,乃阴阳剥复之极之气。故来宜自禄天人建来朝,流财鬼入墓,绕本卦父母,方合全格。 六建卦明号六龙,名姓达天聪。正山正向流支上,寡夭遭刑杖。 此承上文水上排龙由天人建来朝,流财鬼入墓,主姓名达于天朝。若正神龙作正支向,见正神水,必主刑狱寡夭之祸。...
郭璞《葬经》原文,郭璞葬经原文pdf下载
术数

郭璞《葬经》原文,郭璞葬经原文pdf下载

国学知识大全—若想心如明镜,必当饱读诗书。中医基础知识入门自学书籍下载 国学文化、国学古籍讲座、中医书籍、中医文化、中医书籍资料集合。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全文,更多内容,注册本站会员或者直接付费下载ptf学习完整版更方便哦 (手机下载用户选择浏览器打开–登录账号或直接购买—下载电子书既可阅读) 郭璞《葬经》原文,郭璞葬经原文pdf下载 葬书 風水術(堪輿學)深入中國人的生活已有數千年,幾乎與中國文明同步發展。風水術實際結合了中國人的環境、天文等自然的認知,與人倫、風俗等文化涵養而形成。隨著時空的遷移,風水術雖然有變遷,但百變不離其宗《葬書》便是千百年來被奉為圭臬的經典之作。  本書納入了中國風水術的聖經,採原文與白話上下對譯的方式,直接將古文譯為白話,使讀者閱讀時,不必受翻找干擾。直譯的方式,更提供讀者直接與原書對話。為了讓讀者對風水術有正確的概念,譯者特別為本書作了簡要的導讀,介紹中國風水術的起源與發展,並對《葬書》的思想作了簡介。 ============================================================================== 旧本题晋郭璞撰。璞有《雅注》,已著录。葬地之说,莫知其所自来。周官冢人、墓大夫之职称皆以族葬,是三代以上葬不择地之明证。《汉书。艺文志。形法家》始以宫宅地形与相人、相物之书并列,则其术自汉始萌,然尚未专言葬法也。《後汉书。袁安传》,载安父没,访求葬地,道逢三书生,指一处,当世为上公,安从之,故累世贵盛。是其术盛传於东汉以後。其特以是擅名者,则璞为最著。考璞本传,载璞从河东郭公受《青囊中书》九卷,遂洞天文五行卜筮之术。璞门人赵载尝窃《青囊书》为火所焚,不言其尝著《葬书》。《唐志》有《葬书地脉经》一卷,《葬书五阴》一卷,又不言为璞所作。惟《宋志》载有璞《葬书》一卷,是其书自宋始出,其後方技之家,竞相粉饰,遂有二十篇之多。蔡元定病其芜杂,为删去十二篇,存其八篇。吴澄又病蔡氏未尽蕴奥,择至纯者为内篇,精粗纯驳相半者为外篇,粗驳当去而姑存者为杂篇。新喻刘则章亲受之吴氏,为之注释。今此本所分内篇、外篇、杂篇,盖犹吴氏之旧本。至注之出於刘氏与否,则不可考矣。书中词意简质,犹术士通文义者所作。必以为出自璞手,则无可徵信。或世见璞葬母暨阳,卒远永患,故以是书归之欤。其中遗体受荫之说,使後世惑於祸福,或稽留而不葬,或迁徙而不恒,巳深为通儒所辟。然如乘生气一言,其义颇精。又所云葬者原其起,乘其止,乘风则散,界水则止诸条,亦多明白简当。王祎《青岩丛录》曰:择地以葬,其术本於晋郭璞。所著《葬书》二十篇,多後人增以谬妄之说。蔡元定尝去其十二而存其八。後世之为其术者分为二宗,一曰宗庙之法。始於闽中,其源甚远。至宋王伋乃大行。其为说主於星卦,阳山阳向,阴山阴向,不相乖错,纯取八卦五星以定生克之理。其学浙中传之,而用之者甚鲜。一曰江西之法。肇於赣人杨筠松,曾文迪及赖大有、谢子逸辈,尤精其学。其为说主於形势,原其所起,即其所止,以定位向,专指龙穴砂水之相配,而他拘泥在所不论。今大江以南无不遵之者。二宗之说虽不相同,然皆本於郭氏者也云云。是後世言地学者皆以璞为鼻祖。故书虽依托,终不得而废欤。据《宋志》本名《葬书》,後来术家尊其说者改名《葬经》。毛晋汲古阁刻本亦承其讹,殊为失考。今仍题旧名,以从其朔云。  璞字景纯,河东闻喜人,惠怀间避乱过江,宣城太守殷佑以为参军,后为王导参军,大兴初除著作佐郎,寻迁尚书郎,母忧去职,明帝初,王敦起为记室参军,以阻谋逆被斩,敦平,追赠弘农太守,有《尔雅注》五卷,音二卷,图十卷,图赞二卷,方言注十三卷,三苍注三卷,穆天子传注六卷,山海经注二十三卷,图赞二卷,水经注三卷,周易林五卷,洞林三卷,新林四卷,又九卷,卜韵一卷,楚辞注二卷,子虚上林赋注一卷,集十七卷。 内篇 葬者乘生气也。   生气即一元运行之气,在天则周流六虚,在地则发生万物。天无此则气无以资,地无此则形无以载。故磅礴乎大化,贯通乎品汇,无处无之,而无时不运也。陶促曰:先天地而长存,后天地而固有。盖亦指此云耳。且夫生气藏于地中,人不可见,惟循地之理以求之,然后能知其所在。葬者能知其所在,使枯骨得以乘之,则地理之能事毕矣。 五气行乎地中,发而生乎万物。 五气即五行之气,乃生气之别也,夫一气分而为阴阳,析而为五行,虽运于天实出于地。行则万物发生,聚则山川融结,融结者,即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也。   人受体于父母,本骸得气,遗体受荫。 父母骸骨,为子孙这本,子孙形体,父母之枝,一气相应,由本而达枝也。考试程子曰:卜其宅兆,卜其他地之美恶也。地美则神灵安,子孙盛,若培壅其根而枝叶茂,理固然也。恶则反是。蔡季通曰:生死殊途,情气相感,自然默与之通。今寻暴骨,以生人刺血滴之而渗入,则为亲骨肉,不渗则非。气类相感有如此者。则知枯骨得荫,生人受福,其理显然,不待智者而后知也。或谓抱养既成,元非遗体,僧道嗣续,亦异所生,其何能荫之有?而不知人之心通乎气,心为气之主情通则气亦通,义绝则应本绝。故后母能荫前母子,前母亦发后母儿。其在物则萎薮螟蛉之类是也,尚何疑焉。 经曰:气感而应,鬼福及人。   父母子孙,本同一气,互相感召,如受鬼福,故天下名墓,在在有之。盖真龙发迹,迢迢百里,或数十里,结为一穴。及至穴前,则峰峦矗拥,众水环绕,叠樟层层,献奇于后,龙脉抱卫,砂水贫聚。形穴既就,则山川这灵秀,造化之精英,凝结融会于其中矣。苟盗其精英,空窃其灵秀,以父母遗骨藏于融会之地,由是子孙之心寄托于此,因其心之所寄,前能与之感通,以致福于将来也。是知人心通乎气,而气通乎天。以人心之灵,合山川这灵,故降神孕秀,以钟于生息之源,而其富贵贫贱,寿夭贤愚,靡不攸系。至于形貌之娇丑,并皆肖象山川这美恶,故篙丘岳生申,尼丘孕孔,岂偶然哉!呜呼,非葬骨也,乃葬人之心也;非山川之灵,亦人心自灵耳。世有往往以遗骨弃诸水火而无祸福者,盖心与之离故也。 是以铜山西崩,灵钟东应。 汉未央宫一日无故钟自呜,东方朔日:必生铜山崩应。未几西蜀果奏铜山崩,以日摈之,正未央鸣之日也。帝问朔何以知之,对曰:铜出于山,气相感应,犹人受体于父母也。帝叹曰:物尚乐,况于人乎!昔曾子养母至孝,子出,母欲其归,则口齿指,而曾子心痛。人凡父母不安而身离待侧,则亦心痛,特常人孝心薄而不自觉耳。故知山崩钟应,亦其理也。 木华于春,栗芽于室。 此亦言一气之感召也。野人藏栗,春至,栗木华,而家藏之栗亦芽。实之去本已久,彼华此芽,盖以本性原在,得气则相感而应,亦狱父母之骨葬乘生气而子孙福旺也。夫一气磅礴于天地间,无端倪,无终穷,万物随时运化,本不自知,而受造物者亦不自知也。 盖生者气之聚,凝结者成骨,死而独留,故葬者反气入骨,以荫所生之法也。 乾父之精,坤母之血,二气感合,则精化为骨,血化为肉,复藉神气资乎其间,遂生而为人。及其死也,神气飞扬,血肉消溃,惟骨独存。而上智之士,图葬于吉地之中,以内乘生气,外假子孙思慕,一念与之吻合,则可以复其既往之神,萃其已散之气。盖神趋则气应,地灵而人杰,以无为有,借伪显真,事通阴阳,功夺造化,是为反气入骨,以荫所生之法也。 丘垅之骨,冈阜之支,气之所随。 丘垅为阴,冈阜为阳。丘言其高,骨乃山这带石者。垅高不能自立,必藉石带土而后能耸也。冈者迹也,土山为阜,言支之有毛脊者。垅之有骨,气随而行则易见,支无石,故必观者毛脊而后能辨也。然有垅而土、支而石、垅而隐、支而隆者,又全藉乎心目之巧以区别也。 经曰: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 谓生气随支拢体质浒,滔滔而去,非水界则莫之能止。及其止也,必得城郭完密,前后左右环围,然后能藏风,而不致有荡散之患。经云:明堂惜水如惜血,堂里避风如避贼。可不慎哉! 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 高城之地,天阴自上而降,生气浮露,最怕风寒,易为荡散。如人深居密室,稍有蹿隙通风,适当肩背,便能成疾。故当求其城郭密固,使气之有聚也。平支之穴,地阳自下而升,生气沉潜,不畏风吹。[缺]出在旷野,虽八面无藏,已自不觉。或遇穴晴日朗,其温和之气自若,故不以宽旷为嫌,但瑞横水之有止,使气之不行也。此言支城之取用不同有如此。 风水之法,得水为土,藏风次之。   支拢二者俱欲得水,高坡之地,或从腰落,虽无大江拦截,亦必池塘以止内气,不则运河 不稍远,而随身金鱼不可无也。傥金鱼不界,则谓之雌雄失经,虽藏风亦不可用。平支之地,虽若无蔽,但得横水拦截,何嫌宽旷。故二者皆以得水为上也。 经曰:外气横形,内气止生。盖言此也。 水流土外,谓之外气;气藏土中,谓之内气。故必得外气形横,则内之生气自然止也。此引经以结上文得水为上之意。 何以言之?气之盛虽流行,而其余者犹有止;虽零散,而其深者犹有聚。   高垅之地,落势雌雄,或去或止,各有[缺]作自[缺]一地可尽其力量也。而好龙多从腰落,分布枝蔓于数十里之间,或为城郭朝乐官曜禽鬼捍门华表罗星之类,皆本身自带不可为。彼既流行,而余者非止也,但当耱其聚处,而使之不散耳。平支之龙,大山跌落平洋,四畔旷阔,其为城郭,亦不过高逾数尺而已,且去穴辽远,朝山一点,在乎云霭之表,人莫不以八风无蔽为嫌,又岂知支戏气隐,若零散而其深者犹有聚也,但得横水拦截,使之有止耳。此方支拢之气盛者如此。   故藏于涸燥者宜深,藏于坦夷者宜浅。 上句方拢,下句言支。高垅之地,阴之象也,气在内,强刚而觉悟下,故言涸燥当深葬。平支之地,阳之象也,气在外,弱柔而浮上,故方坦夷当浅葬。 经曰:浅深得乘,风水自成。 高拢之葬,潜而弗彰,故深,取其沉气也;平支之葬,露而弗隐,故浅取,其浮气也。得乘者,言所葬之棺,得以乘其生气也。浅深世俗多用九星白法以定尺寸,谬也。不若只依金银炉底求之为得。 夫阴阳之气,噶而为风,升而且为云,降而为雨。 凡所以位天地、育万物者,何莫非此气邪!斯盖因曰葬乘生气,故重举以申明其义。愚尝谓能生能杀,皆此气也。葬得其法,则为生气,失其道,则为杀气。如所谓加减饶借吞吐浮觉之类,并当依法而剪裁之,不致有擅杀冲刑破腮翻斗之患也。 夫土者气之体,有土斯有气,气者水之母,有气斯有水。 气本无体,假土为体,因土而知有此气也。水本无母,假气为母,因气而知有此水也。五行以天一生水。且水何从生哉?生水者金也,生金者土也。土腹藏金,无质而有其气。乾藏坤内,隐而未见,及乎生水,其兆始萌。言气为水母者,即乾金之气也。世人不究本源,但以所见者水尔,故遂以水为天地之始,盖通而未精者也。 经曰:土形气形,物因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