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28《脉象口诀歌》,《脉象口诀歌》原文下载
医经

中医28《脉象口诀歌》,《脉象口诀歌》原文下载

国学知识大全—若想心如明镜,必当饱读诗书。中医基础知识入门自学书籍下载 国学文化、国学古籍讲座、中医书籍、中医文化、中医书籍资料集合。 国学经典书籍推荐书目大全集下载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全文,更多内容,注册本站会员或者直接付费下载txt学习完整版更方便哦 (手机下载用户选择浏览器打开–登录账号或直接购买—下载电子书既可阅读) 中医28《脉象口诀歌》,《脉象口诀歌》原文下载 脉象口诀歌 脉理兮,用心细,三法四中要熟记。人脉难,需勤理,察形辨象非容易,浮沉迟数力为中,扩充各脉真消息,此理需明未诊前,免之新医,吃脉记,经为一贯用心机,指下回声诊妙记。浮脉:轻寻有、按无有,浮脉漂然肉上游,水帆木浮未定向,浮脉中间仔细究,有力恶风见表实,无神无力指虚浮,浮脉里有七瓣(浮紧、浮缓、浮滑、浮数、、浮迟、浮虚、浮洪),其中理性要经验。 洪脉:洪脉满指波涛似,来时力状去自然。脉洪阳盛虽夏旺,非是火盛治灾凡。 实脉:实毕毕更属长,举按充实力最强,新病逢时是火盛,久病逢时或气痛。长脉:长脉直过本位前,迢迢自弱类长杆,心肾身强气本状,实脉相联似剑长。 短脉:短脉象形似龟,藏头露尾脉中筋,寸尺可凭关不诊,涩微动结似相随,主病逢之为难治,概似真元气多亏。 芤脉:两边实中间空,芤形脉似软如葱,寸阳见芤血上溢,芤现迟脉下流红,芤形浮细须轻诊,睡眠浮脉像得诊,气血伤耗精神损,自汗阳虚骨蒸深。散脉:散脉形浮无沉候,如寻至数拘不定,满指散乱似扬先,按之分散难归整,产是生早胎为堕,久病脉散必丧命。 沉脉:沉脉壮重迎指,如石投水往下沉,按之无力真元弱,有力为痛滞气侵,中寒其脉均沉类,沉紧、沉滑、沉弦、沉细、沉数、沉迟、沉微,数头机关勿误人。 微脉:细微小至如弦,沉而极细最不断,春夏少年均不宜,春冬老弱确为善。 伏脉:沉之深,伏脉游,下指推筋靠骨求,真气不行症痞结,脉丧泻之不出头。 弱脉:沉细软绵似弱脉,轻寻无板重采知,元气耗损精血虚,少年可虑白头矣。 虚脉:虚脉举指迟大软,按之无力又空洞,精神气血都伤损,病因虚法,汗多中。 牢脉:沉而伏力很强,牢形实大和弦长,劳伤微疾真精损,气喘腹疝,七情伤。 革脉:革脉肢体自浮急,象诊真似按鼓皮,女人半产并崩漏,男子血虚或“梦遗”。 迟脉:寻肉内至来三,来往极慢微迟脉,浮迟表寒是表证,沉迟里冷必定见。缓、结、代、涩居迟类,不究详细莫轻谈。 缓脉:缓四至通不偏,和风杨柳袅自然,欲从脉里求神气,只在从容和缓间,缓迟气血皆伤损,和缓从容为气安。 结脉:缓一指复又来,结脉肢体记在怀,悲虑积中成郁结,五芤交攻为痞灾。(五芤:气、血、痰、饮、食) 代脉:缓之不能随手知,良久方来是代脉,代是气衰凶且甚,妊娠奉同生机存。 涩脉:脉道涩难疏通,细迟短散何成形,来往湿滞似刮竹,病蚕食叶慢又难,思虚交愁里积久,不但损血又伤精。 数脉:来往速数脉形,一息六至仔细凭,数脉属阳热可知,只把虚实火来医,实要凉泻虚温补,肺病秋深却畏之。急、紧、弦、滑、动、促都从数脉安排定。疾脉:快过数者脉名疾,载阳又可阳凶升。 紧脉:数又弦疾和成紧,举如转索切绳形。浮紧表寒身体痛,沉紧逢见腹疼痛。 弦脉:举迎手按不转,弦长端直若丝弦,受病轻重如何认,指在弦上软硬看。 滑脉:滑脉如珠滚滚来,往来流利却还前,停食痰气胸中瘀,妇女滑缓定是胎。动脉:动脉摇摇数在关,没头没尾豆形圈,动主惊悸心空虚,汗出发热阴阳参。促脉:数又止促脉乎,进必无生退可生,促脉三焦火焱盛,原因有五细推求。血、气、痰、食、饮停留一种治病由。 濡脉:浮取极不力,按之随手又空空,主病血虚阳虚症,汗多夜间骨热蒸。凭脉验证如明镜,学者用心都精通。
《类证治裁》在线阅读,《类证治裁》pdf下载百度云网盘
医经方剂论

《类证治裁》在线阅读,《类证治裁》pdf下载百度云网盘

国学知识大全—若想心如明镜,必当饱读诗书。中医基础知识入门自学书籍下载 国学文化、国学古籍讲座、中医书籍、中医文化、中医书籍资料集合。 国学经典书籍推荐书目大全集下载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全文,更多内容,注册本站会员或者直接付费下载txt学习完整版更方便哦 (手机下载用户选择浏览器打开–登录账号或直接购买—下载电子书既可阅读) 《类证治裁》在线阅读,《类证治裁》pdf下载百度云网盘 类证治裁 本书为清代医家林珮琴编者,首刊于咸丰元年,是一部具有较高临床价值的参考书。 全书8卷,设卷首一卷。除卷首为论述医理外,其他各卷主要载内科、杂病、外科、五官科及妇科的各种疾病。每一病下概要而明晰地论述了病因、病机、证候特点、脉象及选用的治法和方药。同时每病大多附有医案,提供了自己的临床心得, 其中有的是与他人同治一人,同用一方,而只是药量稍加变化 ,收效却相当显著,充分揭示了作者丰富的临床经验。 本书的特点是理论联系实际,突出了中医“活”的灵魂。同时证候翔备,用药精当,全书理法方药通融一体。近代医家曾誉之为“实用内科学”、“教科书”,这不难看出它的独到之处。 兹以初刻本为底本,又广搜校本,整理刊行,以飨读者。 ============================================================================== 序 林佩琴,字云和,号羲桐,清代丹阳(今属江苏)人。出生于1722年(清干隆三十七年),卒于1839年(清道光十九年),享年67岁。嘉庆戊辰(1808年)应恩科乡试中经魁(五名内举人),文章脍灸人口。己巳(1809年)后进而学医,后业于孙庆曾(见《杂病源流犀烛》卷五肿胀门),精于医术,融会贯通《灵枢》、《素问》、《难经》诸书,而不泥古。白天教授生徒,灯下披阅方书,历数十年。他虽然不以医为专业,但是诊治病人很多。晚年请病人归还药方,选择其中重要的立医案,题为《证治类裁》,凡八卷,并附外科。此书分门别类,前面是论述,药方次之,医案又次之。根据经典著作立论、用方,与《沉氏尊生书》体裁大略相同。此外,他还着有《米燕草堂四书文》五百余篇、《来燕草堂古文》二卷、《骈体文》二卷、《高卧楼古今体诗》二卷、《百鸟诗》一卷、《诗余》一卷。他的儿子林芝本,字筠石,也按医传行医。(见《羲桐府君传略》) 林佩琴博学通医,而不以医为专业,可作为儒医者代表。他的《类证治裁》一书,分门别类、前论、次方、后案,与《沉氏尊生书》体裁相仿,而言简法备,较之沉书更为明晰。 卷之一 中风(真中风类中风) 编号1〔口噤〕—-5页1行 出处 类证治裁–〔卷之一中风(真中风类中 风)〕 名词解释 足阳明之经上夹口, 风寒乘虚袭 入。则挛急口噤。(先用乌梅肉、冰片、生 南星为末擦牙, 其噤可开)宜竹沥、姜汁调 (苏合香丸灌, 再用巴豆油纸卷皂角末, 烧 烟熏入鼻中。人事自省)编号2〔痰壅〕—-5页5行 出处 类证治裁–〔卷之一中风(真中风类中 风)〕 名词解释 宜吐之。(稀涎散加橘红或姜盐汤 灌之,以鹅翎探吐.或三圣散瓜蒂散加蝎吐之) 后用(星香散、二陈汤、涤痰汤、导痰汤) 挟虚, 加(参、耆、竹沥)挟寒。加(桂、 附、姜汁)脾虚呕痰。(六君子汤、异功散) 中气虚。(理中汤、温胃饮) 编号3〔口眼喎僻〕—-5页9行 出处...
脉经语释译注在线阅读,脉经电子书下载
医经

脉经语释译注在线阅读,脉经电子书下载

国学知识大全—若想心如明镜,必当饱读诗书。中医基础知识入门自学书籍下载 国学文化、国学古籍讲座、中医书籍、中医文化、中医书籍资料集合。 国学经典书籍推荐书目大全集下载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全文,更多内容,注册本站会员或者直接付费下载txt学习完整版更方便哦 (手机下载用户选择浏览器打开–登录账号或直接购买—下载电子书既可阅读) 脉经语释译注在线阅读,脉经电子书下载 脉经 《脉经》是中医脉学著作。西晋王叔和编著,撰年不详。是我国现存医学史上第一部与医学有关的书籍,在中国和世界的医学发展史上有重要的作用。《脉经》全书共分十卷、九十八篇. 《隋书·经籍志》最早著录。刊行之后,自晋至唐历三百余年流传不绝。宋代校正医书局曾对此书进行校勘。 现存主要版本有:元天历三年(1330)广勤书堂刻本、明成化间据元泰定本翻刻本、明赵府居敬堂刻本、明万历三年(1577)福建刻本、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刊《守山阁丛书》本、清光绪十七年(1891)《周氏医学丛书》本、清光绪十九年(1893)杨守敬校勘本等。人民卫生出版、商务印书馆、上海科技出版社分别出版了影印本和排印本。 王叔和(约3 世纪),名熙。西晋高平(今山东邹县西南,一说今山东济宁)人。魏晋间医学家。曾任晋太医令。王氏性度沉静,博通经方,于诊切之术有较深研究。鉴于前人撰集方书,其有关脉学部分,或混杂相涉,烦而难明,于是考核遗文,摭拾群论,采集前代医家医著如扁鹊、张仲景、华佗及《内经》、《四时经》等论述脉学的内容,结合临床实际,撰成《脉经》。 王叔和在总结公元三世纪以前我国有关脉学知识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实践,首次对中医脉学理论进行系统全面的论述,奠定了中医脉学基础。其的学术成就和贡献如下: 1.确立脉象指下标准 《脉经》第一次系统论述各种脉象,总结归纳脉象为浮、芤、洪、滑、数、促、弦、紧、沉、伏、革、实、微、涩、细、软、弱、虚、散、缓、迟、结、代、动24种,并准确描述了各种脉象的不同指下感觉。如谓:”浮脉:举之有余,按之不足”;”沉脉:举之不足,按之有余”。《脉经》后历代中医著述对脉象的描述,均未离开《脉经》的基本概念。 2.奠定脉名种类基础 《脉经》对古代医学文献散载的30余种脉名进行整理,归纳为24种脉象名称,从而奠定了脉名种类的基础,成为历代脉书中脉名及其分类的基本准则。 3.首开脉象鉴别先河 《脉经》在提出24脉象后,紧接着提出浮与芤、弦与紧、革与实、滑与数、沉与伏、微与涩、软与弱、迟与缓八组相类脉,提醒医生要注意脉象的区别对照,对后世医家对脉象的鉴别有很大的启示作用。4.确立三部脉法和脏腑分候定位 《脉经》在《难经》基础上,将寸尺二部脉法发展为寸、关、尺三部脉法;把《内经》遍身诊脉法之三部加以发挥,解释为掌后脉口寸关尺三部,并以寸关尺三部各有天地人三候,合为九候。这是最早的寸口三部九候提法,并提出寸关尺三部左手依次候心小肠、肝胆、肾膀胱,右手依次候肺大肠、脾胃、肾膀胱的脏腑分配观点,从而使独取寸口脉法在理论与方法上趋于完善,推进了这种简便易行的诊脉法的临床普遍应用。《脉经》的脏腑定位,历代除大小肠、三焦脉位略有歧议外,一直沿用至今,成为中医脉学诊断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5.总结脉象临床意义 《脉经》对不同脉象的临床意义也作了大量论述:一是对脉象主病进行原则概括,如”迟则为寒”,”洪则为热”;二是结合脉、证、病机、治疗进行综合总结,如”寸口脉芤吐血,微芤者衄血。空虚血去故也。宜服竹皮汤、黄芪汤,灸膻中”等等。这类论述对脉象临床意义作了较为系统的总结,反映出当时的脉象病理研究已达到较高水平,同时一直对临床有重要参考价值。《脉经》在我国医学发展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在国内外影响极大。如唐代太医署就把它做为必修课程,日本古代医学教育仿唐制,当然也不例外。该书著成后,传到我国西藏地区,对藏医学的相关学科起着重大的影响。通过西藏,中国脉学又传入印度,并辗转传入阿拉伯国家,对西欧脉学的发展也有所影响。如古波斯(伊朗)由拉·阿·阿尔哈姆丹(1247-1318)编写的一部波斯文的医学百科全书《伊儿汗的中国科学宝藏》(13世纪~14世纪初)一书中,就有王叔和的名学,其中脉学方面的内容也与《脉经》相似。中世纪阿拉伯医圣阿维森纳(980-1037)的《医典》中有关脉学的内容,也多大同小异,可见《脉经》在国内外医学发展史上影响之深远。 脉经卷第一 脉形状指下秘诀第一 浮脉,举之有余,按之不足。 芤脉,浮大而软,按之中央空,两边实。 洪脉,极大在指下。 滑脉,往来前却流利,展转替替然,与数相似。 数脉,去来促急。 促脉,来去数,时一止复来。 弦脉,举之无有,按之加弓弦状。 紧脉,数如切绳状。 沉脉,举之不足,按之有余。 伏脉,极重指按之,着骨乃得。 革脉,有似沉、伏、实、大而长,微弦。 实脉,大而长,微强,按之隐指愊愊然。 微脉,极细而软或欲绝,若有若无。 涩脉,细而迟,往来难且散,或一止复来。 细脉,小大于微,常有,但细耳。 软脉,极软而浮、细。 弱脉,极软而沉细,按之欲绝指下。 虚脉,迟、大而软,按之不足,隐指豁豁然空。 散脉,大而散,散者,气实血虚,有表无里。 缓脉,去来亦迟,小駃于迟。 迟脉,呼吸三至,去来极迟。 结脉,往来缓,时一止复来。...
药性赋歌诀全文,《药性赋》背诵版TXT
医经

药性赋歌诀全文,《药性赋》背诵版TXT

国学知识大全—若想心如明镜,必当饱读诗书。中医基础知识入门自学书籍下载 国学文化、国学古籍讲座、中医书籍、中医文化、中医书籍资料集合。 国学经典书籍推荐书目大全集下载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全文,更多内容,注册本站会员或者直接付费下载txt学习完整版更方便哦 (手机下载用户选择浏览器打开–登录账号或直接购买—下载电子书既可阅读) 药性赋歌诀全文,《药性赋》背诵版TXT 药性赋 《药性赋》,原书未著撰人,据考证约为金元时代作品。原为中医初学中药的启蒙书。该书将248种常用中药按药性分寒、热、温、平四类,用韵语编写成赋体,言简意赅,朗朗上口,便于诵读记忆。尤其是对药性概括精辟,一经铭记在心,受用终生,颇受历代读者喜爱,传沿至今,长盛不衰。 由于原书用歌赋韵语编写,文词过简,读之难以深悟。我们于60年代编写出版了《药性赋白话解》一书。该书一经刊行,即深受读者欢迎,已印行22次,连续多年排为畅销书之列。随着中药学的发展,一版已不能满足现代读者要求。为此,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教研室对此书进行了二版修订,内容更为丰富实用,除“白话解”外,增加了药物的现代用量用法、配伍应用、附方、注意事项,并加入按语,据药源不同、炮制之别、药理精微、功能对比等,阐述用法之异。读者熟读本书,便可打下坚实的药性基本功,终生受益。 第一章 寒性药 诸药赋性,此类最寒。 犀角解乎心热;羚羊清乎肺肝。泽泻利水通淋而补阴不足;海藻散瘿破气而治疝何难。闻之菊花能明目清头风;射干疗咽闭而消痈毒;薏苡理脚气而除风湿;藕节消瘀血而止吐衄。瓜蒌子下气润肺喘兮,又且宽中,车前子止泻利小便兮,尤能明目。是以黄柏疮用,兜铃嗽医。地骨皮有退热除蒸之效,薄荷叶宜消风清肿之施。宽中下气,枳壳缓而枳实速也;疗肌解表,干葛先而柴胡次之。百部治肺热,咳嗽可止;栀子凉心肾,鼻衄最宜。玄参治结热毒痈,清利咽膈;升麻消风热肿毒,发散疮痍。 尝闻腻粉抑肺而敛肛门;金箔镇心而安魂魄。茵陈主黄疸而利水;瞿麦治热淋之有血。 朴硝通大肠,破血而止痰僻;石膏治头痛,解肌而消烦渴。前胡除内外之痰实;滑石利六腑之涩结。天门冬止嗽,补血涸而润心肝;麦门冬清心,解烦渴而除肺热。又闻治虚烦、除哕呕,须用竹茹;通秘结、导瘀血,必资大黄。宣黄连治泠热之痢,又厚肠胃而止泻;淫羊藿疗风寒之痹,且补阴虚而助阳。茅根止血与吐衄;石苇通淋与小肠。熟地黄补血且疗虚损;生地黄宣血更医眼疮。赤芍药破血而疗腹痛,烦热亦解;白芍药补虚而生新血,温热尤良。 若乃消肿满逐水于牵牛;除热毒杀虫于贯众。金铃子治疝气而补精血;萱草根治五淋而消乳肿。侧柏叶治血山崩漏之疾;香附子理气血妇人之用。地肤子利膀胱,可洗皮肤之风;山豆根解热毒,能止咽喉之痛。白藓皮去风治筋弱,而疗足顽痹;旋覆花明目治头风,而消痰嗽壅。又况荆芥穗清头目便血,疏风散疮之用;瓜蒌根疗黄疸毒痈,消渴解痰之忧。地榆疗崩漏,止血止痢;昆布破疝气,散瘿散瘤。疗伤寒、解虚烦,淡竹叶之功倍;除结气、破瘀血,牡丹皮之用同。知母止嗽而骨蒸退;牡蛎涩精而虚汗收。贝母清痰止咳嗽而利心肝;桔梗开肺利胸膈而治咽喉。若夫黄芩治诸热,兼主五淋;槐花治肠风,亦医痔痢。常山理痰结而治温疟;葶苈泻肺喘而通水气。此六十六种药性之寒者也。 第二章 热性药 药有温热,又当审详。 欲温中以荜拨;用发散以生姜。五味子止嗽痰,且滋肾水;腽肭脐疗痨瘵,更壮元阳。 原夫川芎祛风湿、补血清头;续断治崩漏、益筋强脚。麻黄表汗以疗咳逆;韭子壮阳而医白浊。川乌破积,有消痰治风痹之功;天雄散寒,为去湿助精阳之药。观夫川椒达下,干姜暖中。胡芦巴治虚泠之疝气;生卷柏破症葭而血通。白朮消痰壅、温胃,兼止吐泻;菖蒲开心气、散泠,更治耳聋。丁香快脾胃而止吐逆;良姜止心气痛之攻冲。肉苁蓉填精益肾;石硫黄暖胃驱虫。胡椒主去痰而除泠;秦椒主攻痛而去风。吴茱萸疗心腹之泠气;灵砂定心脏之怔忡。盖夫散肾泠、助脾胃,须毕澄茄;疗心痛、破积聚,用蓬莪朮。缩砂止吐泻安胎、化酒食之剂;附子疗虚寒反胃、壮元阳之方。白豆蔻治泠泻,疗痈止痛于乳香;红豆蔻止吐酸,消血杀虫于干漆。岂知鹿茸生精血,腰脊崩漏之均补;虎骨壮筋骨,寒湿毒风之并祛。檀香定霍乱,而心气之痛愈;鹿角秘精髓,而腰脊之痛除。消肿益血于米醋;下气散寒于紫苏。扁豆助脾,则酒有行药破结之用;麝香开窍,则葱为通中发汗之需。尝观五灵脂治崩漏,理血气之刺痛;麒麟竭止血出,疗金疮之伤折。糜茸壮阳以助肾;当归补虚而养血。乌贼骨止带下,且除崩漏目翳;鹿角胶住血崩,能补虚羸劳绝。白花蛇治瘫痪,疗风痒之癣疹;乌梢蛇疗不仁,去疮疡之风热。乌药有治泠气之理;禹余粮乃疗崩漏之因。巴豆利痰水,能破寒积;独活疗诸风,不论新久。山茱萸治头晕遗精之药;白石英医咳嗽吐脓之人。厚朴温胃而去呕胀,消痰亦验;肉桂行血而疗心痛,止汗如神。是则鲫鱼有温胃之功;代赭乃镇肝之剂。沉香下气补肾,定霍乱之心痛;橘皮开胃去痰,导壅滞之逆气。此六十六种药性之热者也。 第三章 温性药 温药总括,医家素谙。 木香理乎气滞;半夏主于痰湿。苍朮治目盲,燥脾去湿宜用;萝卜去膨胀,下气治面尤堪。况夫钟乳粉补肺气,兼疗肺虚;青盐治腹痛,且滋肾水。山药而腰湿能医;阿胶而痢嗽皆止。赤石脂治精浊而止泄,兼补崩中;阳起石暖子宫以壮阳,更疗阴痿。 诚以紫苑治嗽,防风怯风,苍耳子透脑止涕,威灵仙宣风通气。细辛去头风,止嗽而疗齿痛;艾叶治崩漏、安胎而医痢红。羌活明目驱风,除湿毒肿痛;白芷止崩治肿,疗痔瘘疮痈。若乃红蓝花通经,治产后恶血之余;刘寄奴散血,疗烫火金疮之苦。减风湿之痛则茵芋叶;疗折伤之症责骨碎补。 藿香叶辟恶气而定霍乱;草果仁温脾胃而止呕吐。巴戟天治阴疝白浊,补肾尤滋;元胡索理气痛血凝,调经有助。尝闻款冬花润肺,去痰嗽以定喘;肉豆蔻温中,止霍乱而助脾。抚芎走经络之痛;何首乌志疮疥之资。姜黄能下气、破恶血之积;防己宜消肿、去风湿之施。蒿本除风,主妇人阴痛之用;仙茅益肾,扶元气虚弱之衰。乃曰破故纸温肾,补精髓与劳伤;宣木瓜入肝,疗脚气并水肿。杏仁润肺燥止嗽之剂;茴香治疝气肾疼之用。诃子生精止渴,兼疗滑泄之痾;秦艽攻风逐水,又除肢节之痛。槟榔豁痰而逐水,杀刺白虫;杜仲益肾而添精,去腰膝重。当知紫石英疗惊悸崩中之疾,橘核仁治腰痛疝气之真。金樱子兮涩精;紫苏子兮下气涎。淡豆豉发伤寒之表;大小蓟除诸血之鲜。益智安神,治小便之频数;麻仁润肺,利六腑之燥坚。抑又闻补虚弱、排疮脓,莫若黄耆;强腰脚、壮筋骨,无如狗脊。 菟丝子补肾以明目;马兰花治疝而有益。此五十四种药性之温者也。 第四章 平性药 详论药性,平和惟在。 以磠砂而去积;用龙齿以安魂。青皮快膈除膨胀,且利脾胃;芡实益精治白浊,兼补真元。原夫木贼草去目翳,崩漏亦医;花蕊石治金疮,血行则却。决明和肝气,治眼之剂;天麻主头眩,怯风之药。甘草和诸药而解百毒,盖以气平;石斛平胃气而补肾虚,更医脚弱。观乎商陆治肿,覆盆益精。琥珀安神而散血;朱砂镇心而有灵。牛膝强足补精,兼疗腰痛;龙骨止汗住泄,更治血崩。甘松理风气而痛止;蒺藜疗风疮而目明。人参润肺宁心,开脾助胃;蒲黄止崩治衄,消痨调经。岂不以南星醒脾,去惊风痰吐之忧;三棱破积,除血块气滞之症。没食主泄泻而神效;皂角治风痰而响应。桑螵蛸疗遗精之泄;鸭头血医水肿之盛。蛤蚧治痨嗽,牛蒡子疏风壅之痰;全蝎主风瘫,酸枣仁去怔忡之病。尝闻桑寄生益血安胎,且止腰痛;大腹子去膨下气,亦令胃和。小草、远志,俱有宁心之妙;木通、猪苓,尤为利水之多。莲肉有清心醒脾之用;没药乃治疮散血之科。郁李仁润肠宣血,去浮肿之疾;茯神宁心益智,除惊悸之痾。白茯苓补虚劳,多在心脾之有眚;赤茯苓破结血,独利水道以无毒。因知麦芽有助脾化食之功;小麦有止汗养心之力。 白附子去面风之游走;大腹皮治水肿之泛溢。椿根白皮主泻血;桑根白皮主喘息。桃仁破瘀血兼治腰痛;神曲健脾胃而进饮食。五加皮坚筋骨以立行;柏子仁养心神而有益。抑又闻安息香辟恶,且止心腹之痛;冬瓜仁醒脾,实为饮食之资。僵蚕治诸风之喉闭;百合恋肺痨之嗽萎。赤小豆解热毒,疮肿宜用;枇杷叶下逆气,哕呕可医。连翘排疮脓与肿毒;石南叶利筋骨与毛皮。谷芽养脾,阿魏除邪气而破积;紫河车补血,大枣和药性以开脾。然而鳖甲治痨疟,兼破症葭;龟甲坚筋骨,更疗崩疾。乌梅主便血疟疾之用;竹沥治中风声音之失。此六十八种药性之平者也。
颅囟经原文翻译在线阅读,颅囟经pdf下载
医经

颅囟经原文翻译在线阅读,颅囟经pdf下载

国学知识大全—若想心如明镜,必当饱读诗书。中医基础知识入门自学书籍下载 国学文化、国学古籍讲座、中医书籍、中医文化、中医书籍资料集合。 国学经典书籍推荐书目大全集下载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全文,更多内容,注册本站会员或者直接付费下载txt学习完整版更方便哦 (手机下载用户选择浏览器打开–登录账号或直接购买—下载电子书既可阅读) 颅囟经原文翻译在线阅读,颅囟经pdf下载 颅囟经   《颅囟经》系儿科著作,不著撰人。《宋史·方伎传》及《艺文志》始载《师巫颅囟经》。一般认为该书系唐末宋初人托名师巫的作品。明代以后散佚。现所见《颅囟经》多以清代修《四库全书》时从《永乐大典》辑出本为祖本。现存版本主要有《四库全书》辑本2卷,1959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影印本。  全书分为二卷,上卷论述小儿脉法、病证、治疗以及小儿疾病的特殊诊断和鉴别方法,并对小儿惊、痫、癫、疳、痢、火丹等证详加论述;下卷载火丹(丹毒)15候,治疗多以秘方,计16证19方。书中祝由法等保留了早期医书的内容。 ==============================================================================《颅囟经》二卷,不着撰人名氏,世亦别无传本,独《永乐大典》内载有其书。考历代史志,自《唐·艺文志》以上皆无此名,至《宋·艺文志》始有师巫《颅囟经》二卷。今检此书,前有序文一篇,称王母金文,黄帝得之?天,秘藏金匮,名曰《内经》,百姓莫可见之。后穆王贤士师巫于崆峒山得而释之云云。其所谓师巫,与《宋志》相合,当即此本。疑是唐末宋初人所为,以王冰《素问注》第七卷内有师氏藏之一语,遂托名师巫以自神其说耳。其名颅卤者,案首骨曰颅,脑盖曰囟,殆因小儿初生,颅囟未合,证治各别,故取以名其书。首论脉候至数之法,小儿与大人不同。次论受病之本与治疗之术,皆极中肯綮,要言不烦。次论火丹证治分别十五名目。皆他书所未尝见。其论杂证,亦多秘方,非后世俗医所可及。盖必别有师承,故能精晰如此。《宋史·方技传》载,钱乙始以《颅囟经》著名,召至京师,视长公主女疾,授翰林医学。钱乙幼科冠绝一代,而其源实出于此书,亦可知其术之精矣。谨据《永乐大典》所载,裒而辑之,依《宋志》旧目厘为二卷,俾不至无传于后焉。 原序   夫“颅囟”者,谓天地阴阳化感颅囟,故受名也。尝览《黄帝内传》,王母金文始演四序二仪阴阳之术、三才一元之道、采御灵机,黄帝得之升天,秘藏金匮,名曰《内经》,百姓莫可见之。后穆王贤士“师巫”于崆峒山得而释之,叙天地大德、阴阳化功、父母交和、中成胎质。爰自精凝血室、儿感阳兴,血入精宫、女随阴住,故以清气降而阳谷生,浊气升而阴井盛也。甚者二仪互换,五气相参,目睹元机,非贤莫达。谓真阴错杂,使精血聚而成殃;阳发异端,感荣卫合而有疾。遂使婴儿才养,惊候多生。庸愚不测始末,乱施攻疗,便致枉损婴儿。吁哉!吁哉!遂究古言,寻察端由,叙成疾目,曰“颅囟经”焉。真凭辨证,乃定死生。后学之流,审依济疾。天和太清降乘赤海,真一元气乘之,则母情先摇,荡漾炽然,是阳盛发阴,当妊男也。六脉诸经皆举其阳证,所谓妊衰不胜藏气,则触忤而便伤妊;胜而气劣,则母疾三五月而发,皆随五藏。心藏,干而口苦,舌干;肺藏,渴而多涕,发寒;肝藏,邪而胑酸,多睡;脾藏,发而呕逆,恶食;肾藏,困而软弱无力。藏、妊气平,则和而无苦。胎若劣,而强得藏飬,至生亦乃多疾。二仪纯阴之证,升杂真一者,谓“阴发阳”,则父精薄,妊当成女也。六脉诸经皆发阴证,若血盛气衰,则肥而劣气;若气盛血衰,则瘦而壮气。余藏、妊之气皆同男说。孩子处母腹之内时,受化和之正气,分阴阳之纪纲,天地降灵十月,而化万物以生成。随其时变,大理清纯化成祥瑞之基,全真道一,故生成焉。一月,为胚精血凝也;二月,为胎形兆分也;三月,阳神为三魂动以生也;四月,阴灵为七魄静镇形也;五月,五行分藏安神也;六月,六律定腑滋灵也;七月,精开窍通光明也;八月,元神具降真灵也;九月,宫室罗布以生人也;十月,气足万物成也。太乙元真在头曰“泥丸”,总众神也,得诸百灵,以御邪气。陶甄万类,以静为源,是知慎于调护,即以守恬和,可以保长生耳。故小儿瘦痾,盖他人之过也。 颅囟经卷上·脉法   凡孩子三岁以下,呼为“纯阳”,元气未散。若有脉候,即须于一寸取之,不得同大人分寸。其脉候未来,呼之脉来三至,吸之脉来三至,呼吸定息一至,此为无患矣。所言“定息”,呼气未出、吸气未入,定息之中又至,此是平和也。若以大人脉五至取之,即差矣。如此七至以上,即为有气;或脉浮如弓之张弦,此为有风,并可依后方合药治之一。或七至以下,此为冷候,亦宜依后方合药疗之。或诊候取平,或忽而不见,沉浮不定,伏益根平者,此为神鬼之病。且合求祟,续宜使药。或桃柳枝汤浴,煎饮子为使,一两颗桃心。 孩子脉呼吸十五至以上、三至以下,皆死矣。 颅囟经卷上·病证   初生小儿鹅口、撮噤,并是出胎客风着颅、脐,致有此。可以小艾灸三壮二及烙之愈。 初生小儿至夜啼者,是有瘀血腹痛,夜乘阴而痛则啼。  初生小儿一月内,乳痢如胶,是母寒气伤胃所致也。 初生小儿一月内,乳痢如血,是母胸有滞热所作也。 初生小儿一月内,两眼赤者,是在胎之时,母吃灸煿、热面壅滞,气入胎中,熏儿脑所致也。  小儿温热,皆因从气热而搏胃气。然若下之,平气即愈,气虚则生惊而变痫。 小儿惊、痫,一从虚邪、客热相搏而生。其候当用补飬安和即愈,加以性冷及太过即死。 小儿哕、逆、吐,皆胃气虚,逆气客于藏气而作。当和胃飬气至如下冷即极。 小儿霍乱、吐逆,皆胃气与阴阳气上下交争而作,当用分和补药调飬即愈,余皆死。  小儿客忤无辜,皆因客入所触及暴露星月。小儿嫩弱,所以此候多恶。  小儿一、眼青揉痒,是肝疳;二、齿焦,是骨疳;三、肉色鼻中干,是肺疳;四、皮干肉裂,是筋疳;五、发焦黄,是血疳;六、舌上生疮,是心疳;七、爱吃泥土,是脾疳。 孩子肌肤肥实、皮肤白,无故烦渴,此自小你猛冲损肺,但依后方,内用“甘草人参合饮子”;若气急、甚胸胀起、鼻连眼下脸青色、呻吟之声者,此必死之兆,不得与药。 孩子利如泔、靛者,难效;利如鹅、鸭血者,脾已烂损,不宜与药。  孩子凡有诸色疾苦,但眼睑下垂牵,必定死矣。 孩子疟,皆难效。或发无时,即口噤,咬牙作声,此必死矣,呼为“沥瘠疳疟”,亦名为“锁肠疳”。 孩子渴吃乳食,夜啼作声,此即是腹肚痛。  孩子无故摇头,此是脑顶风。 孩子吃乳食皆出,此是脾冷。  孩子无故肚大、项细、四肢消瘦,筋脉、骨节起,自是小来少乳,嚼食与吃早,成骨热疳劳。先宜与“保童丸”吃,续与“柴胡鳖甲引子”。(“保童丸”方见“一切疳门”中,“柴胡饮子”方见“行迟门”中。) 孩儿头面、胸膊肌厚,臂胫细瘦,行走迟者,是小儿抱损。 孩子鼻流清涕、或鼻下赤痒,此是脑中、鼻中疳极,宜用后方。“青黛散”吹鼻、兼傅鼻下赤烂处(方见疳疾吹鼻门中)。 以前并诊候孩子疾状。孩子气脉未调,藏府脆薄,腠理开疏,看脉以时依方用药。  孩子或夏中热时,因乳母沐浴多使冷水,你得冷气,血脉皆伏,见孩儿气未定便与你,使孩子多胃毒、及赤、白两般恶痢,此乃是你母之过。凡浴后,可令定息良久,候气定,揉与之,即全无患。  师巫烧钱,乳毋须预祝之,勿令着水喷儿,皆令惊、热入心,转成患害,切细慎之。 凡孩子自生,但任阴阳推移、即每六十日一度变蒸,此骨节长来。四肢发热、或不下食乳,遇如此之时,上唇有珠子如粟粒大,此呼为“变蒸珠子”,以后方“退热饮子”疗之,不宜别与方药。(《幼幼新书》注云:“《颅囟经》以六十日为一变,巢氏《病源》以三十二日为一变,说有不同,故兼存之。) 颅囟经卷上·惊痫癫证治   牛黄丸  治小儿胎惊及痫、或心热。 牛黄、龙齿、马牙硝、铁焰粉(各一分) 右为细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日乳食前,熟水调破一丸灌三下。令母忌口。  又、牛黄丸 治孩子惊热入心,拟成痫疾。面色不定、啼哭不出、潮热无度、不吃乳食、大段眼翻露白、手足逆冷、呼唤不应。 牛黄(研)、大黄、独活(各一分),琥珀(炙、别研)、升麻、菉豆粉、大麻仁(别研,各半两)  右为末,蜜丸如梧子大。空心、熟水下一丸,顿服之,食后再服一丸。至十岁,加金、银箔各五片,忌煿炙、毒物。 虎睛丸 治孩儿风痫、惊啼不吃乳。 虎睛(一只),犀角、子芩(各等分),栀子仁、大黄(各十分) 右五味,为细末,炼蜜丸如梧子大。惊啼不吃你,乳汁下七丸;风痫,米饮下五丸至七丸。儿小,减丸数。取利为度。忌毒物。若有虚热,加知母六分。 又、虎睛丸 治小儿、孩子二十四种惊、痫,壮热、抽掣脚手、呕吐、夜啼、眼肿。 虎睛(一只)、犀角、子芩(各等分)、栀子仁、大黄(各十分) 右五味,为细末,炼蜜丸如梧子大。惊啼不吃你,乳汁下七丸;风痫,米饮下五丸至七丸。儿小,减丸数。取利为度。忌毒物。若有虚热,加知母六分。 又、虎睛丸...
痧胀玉衡刮痧之法全文,痧胀玉衡全书下载
医经

痧胀玉衡刮痧之法全文,痧胀玉衡全书下载

国学知识大全—若想心如明镜,必当饱读诗书。中医基础知识入门自学书籍下载 国学文化、国学古籍讲座、中医书籍、中医文化、中医书籍资料集合。 国学经典书籍推荐书目大全集下载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全文,更多内容,注册本站会员或者直接付费下载txt学习完整版更方便哦 (手机下载用户选择浏览器打开–登录账号或直接购买—下载电子书既可阅读) 痧胀玉衡刮痧之法全文,痧胀玉衡全书下载 痧胀玉衡 郭氏鉴于当时痧胀流行,采取前人有关经验。于康熙十四年(1675年)撰写《痧胀玉衡》一书共3卷,约7.9万字。上卷,载痧症发蒙论,玉衡要语列治痧三法,放痧有十、刮痧法、用针说、用药大法等专论治痧方法,玉衡脉法列唇舌辨、痧脉十二经辨、痧脉要诀、痧脉有似阴证辨、痧脉似气血有条辨、痧脉诀生死法等专论舌、脉诊法。中卷,叙述临床各种痧证的症状,并附以治疗验案,列遍身肿胀痧、伤风咳嗽痧,胎前产后痧、例经痧、眼目痧、瘟痧等45种。下卷,载述治痧方药,共载汤、丸、丹、散剂56方,另载便用方7首、绝痧方和治痧药物70余种。到康熙十七年(1678年)郭氏从临床实践中认识到“痧之变幻,更有隐伏于别病中者”,乃撰成后卷。后卷,载述了痧胀看法,痧胀兼证及变证,列麻疹兼痧胀、痧胀兼麻疹、痧类阴证、呃逆痧、盘肠痧、口舌兼痧、筋骨疼痛痧等37种。作者认为痧证之病因为天地间的戾气,为热毒之邪,可邻里相传。乡村城市之中,俱有此证,或为闷痧、或为痧痛,类型繁多;伤寒、疟疾、胎前、产后均可与痧兼发。痧毒自口鼻而入,或病于肌肤,或发于血肉,或发于胃肠经或肝脾肾三阴,均详述了各种痧证的临床症状和具体治疗方法。该书罗列冗繁,使人有无证不痧之感,此为书中不足之处,但仍可称之谓一部系统的痧证专著。 现存主要版本:清·康熙十四年刻本;日本·享保九年书肆竹田藤助刻本雷薄堂藏板;清刻本扫叶山房藏板;见《中国医学大成》本;1957年上海卫生出版社据《中国医学大成》本重印本。 序 忆昔癸末秋,余在燕都,其时疫病大作。患者胸腹稍 满,生白毛如羊,日死人数干,竟不知所名。有海昌明经李 君见之,日:“此痧也。”挑之以针,血出,病随手愈。于是 城中舁(1)而就医者,亦日以千计,皆得愈而去。 顷之,症变 而为嗽,嗽甚轻,不半日随毙。 时李君已出都。有知者曰:“此亦痧也。”用前法挑之,亦随愈焉。余时目击其事,归而与知医者言之,卒疑信交半,无何,则吾乡挑痴之法盛行 矣。先是乡人有粪秽感痧,利用钱物蘸油而刮,及此多用 挑。然行之大都妇人,以故为名医者不道,及考诸医书,古时未有论及,后人稍有青筋之说,仍略而不详,因而求人之信者少,疑者益多。用药之方,遂置之不论。人不幸犯是症,无得全者。噫!是可悯也。友人在陶郭君明理读书,旁 搜医学,见近之患痧者日益众,而治痧者不闻,乃精心殚思,推原于小儿痧疹之理,兼求之古方,多有不言涉而见痧之意者,且验之诸所救疗,无或爽,因以自信。遂发愿广之 天下后世,为百千万人命之救,著有《玉衡》一书。右陶之心切矣,右陶之功大矣!右陶尝言:“痧本无定脉,凡脉与所 患之症不相应者,即为痧之脉;痧亦无定症,或感风、感 食、感劳、感痰,而以本症治之不效者,皆为痧之症”。为立之方,使知遵也,为记之验,使知信也,后以药性终之,便知用之有直不宜,不与它症同也。右陶治疾之法,于是书 平全,而世人将读其书以治痧兼以治右陶之所不及治。右陶之心,于是大快。虽不欲居其功,功又安归哉!余既见痧之事,及信右陶之说,敢为之言,虽然不足为愚古道也。时康熙十四年乙卯重阳日里人王庭题。 注(l)异(yo余)举、抬之意,此处指病重,由他人抬来。 自序 尝论~元运化,升而为天,凝而为地,人生其中,道配 三才,惟其克佐天地之所不及也。所以大之兵农礼乐,小之 屠钓工商,缺一不可。而况炎帝肇创,尝药疗病,尤斯人生 死所系者乎。历代相沿,神医迭出,载籍纷纷,惟救疾苦, 孰意痧胀一症,时有悬命须臾,兆变顷刻者,竟置不论。如云林龚先生,所志诸书,历有年矣,迄今诵法不衰,时多宗之,然云青筋,所谓痧也。惜自古以来,从未论及,是以其 疾往往不治。余窃以为生死甚大,望医如望拯溺,讵可听人之有是疾而不为之生全乎。余高曾以经术起家,箕裘累叶。 余少列官墙,读古惠鲜环保,慨然有恫恤生民之志,尝愿为愁者解困,危者苏命。 因追阅仲景、东垣、丹溪诸先生论。而帖括所拘,有怀未展。鼎革以后,播迁不一,或羁留武水,或跋涉秦溪。 每忆昔年寻章摘句,不过淹骞一身,毫无 神益于世.既而旅食江淮,浪游吴越,所在时行痧胀,被祸不少。 余心恻然,思得一术以济之,窃恐世人犯而不识,多有坐视其死者。故凡遇杏林先辈未尝不造而问焉;见松隐异人,未尝不就而请焉。即册籍所载,鲜不于晤对之间,互相 参考,然于痧也,究不得一要旨。以后返掉携李,搜求高曾 所遗前贤诸秘草,有其传变难治异症,或定于嫌洛大儒,或 议论楚粤高士。虽篇页零星,各有同异,皆透参《灵》、《素》。《甲乙》诸经,以推广仲景先生之意,借专籍无传,沉理日久,而古人精秘尚未出也。余日夕究心,始悟痧胀变端,总其大纲,撮其要领,遂得历历措施,无不响验。余特虑斯疾勿辩,贻祸无穷,故为之推原其始,详究其终,深悯斯疾之为害,不忍不有斯集也。虽然医者治疾,尤百工治事,此提 一规,彼挟一矩,有一定之法,无一定之用。故余虽获获言,尤必酌量子累黍之度,而神明其治法焉。此非昔人无是疾,今人始有是疾也;抑非昔人之病可略,今人之病当独评也。余所以念兹在兹,日孜孜焉从事笔墨间,惟此数人是论。要不外夫推己之心,俾天下成慰及人之愿斯已耳。昔人有言:“道之真,以治身,其绪余,以为天下”。余独不敢云 治身,与为天下有二也。盖医之为道、惟视人如己者乃可施。至于风气之强弱,年岁之多寡,精力之厚薄,必须以己为断,然后原疾量药,贯微彻幽,度节气而候温凉,参脉理而合好重,始乃取应如神,捷于桴鼓。不然卤莽从事,是尤南辕而返北辙也,乌可得能。时大清康熙十四年岁次乙卯灯月携李郭志遂右陶氏自序予裕贤觉。 续序 续序(l) 尝稽古今医学,备悉万病,独不明痧,因而人鲜其传, 无奈世之患者比比也。既有此病,不可不求有以治之。余因...
李时珍《濒湖脉学》全文下载,《濒湖脉学》二十七脉歌诀
医经

李时珍《濒湖脉学》全文下载,《濒湖脉学》二十七脉歌诀

国学知识大全—若想心如明镜,必当饱读诗书。中医基础知识入门自学书籍下载 国学文化、国学古籍讲座、中医书籍、中医文化、中医书籍资料集合。 国学经典书籍推荐书目大全集下载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全文,更多内容,注册本站会员或者直接付费下载txt学习完整版更方便哦 (手机下载用户选择浏览器打开–登录账号或直接购买—下载电子书既可阅读) 李时珍《濒湖脉学》全文下载,《濒湖脉学》二十七脉歌诀 濒湖脉学   「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脉学考证」,以上三书是明代李时珍所撰,都是有关「脉学」的论著,所以合订在一起,以便阅读。 「濒湖脉学」是作者研究「脉学」的心得。他根据各家论脉的精华,列举了二十多种脉象。先以简明的字句,再以适当的比喻来叙述各种不同的脉象,以帮助读者理解。其中同类异脉的鉴别点和各种象的相应病证,都编成歌腑,以帮助读者诵记。最后所附删补宋、崔嘉彦所著的「四言举要」,也是以易诵、易记的词法,全面地叙述有关「脉学」的各种问题,所以本书是初学「脉学」的良好读物。  「奇经八脉考」是研究「奇经八脉」的专论。「十二经脉」是中医论述生理,病理机制的一种学说,而「奇经八脉」是「十二经脉」以外的旁支,也就是中医「脉经」学说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本书不但详叙「奇经八脉」的循行路线,还结合所主病证,提出相应的治疗。同时也是凭脉诊断疾病的一种依据,所以对学习和研究「脉学」也有参考的必要。 「脉诀考证」的主题,是以考证和评论当时流行的脉学书「王叔和脉诀」为对象,其内容是集录明以前各家对该书的不同意见,结合作者自己的见解,作为一种学术上的讨论,由于这里面接触到好些脉学上的实际问题,如「七表八里」、「男女脉位」等,所以对研究脉学来说,是能起到论证和解决部分存疑问题的作用。 重刻脉学奇经八脉序   余奉中丞夏公教,既刻本草纲目矣。临川令袁君与李君时珍,乡人也。复取其脉学与奇经八脉考,示余曰:“李君平生学力,尽在此,幸并刻之为全书。”余念古良医治疾,未有不先诊脉者。自轩歧已然,辩人鬼,别男女,特其粗尔。微茫呼吸之间,而生死轻重系焉。如济北才人颜色不变,而在死法中,其脉病也。故曰:“无数者同之,有数者异之。”苟不明乎脉之法,则所同者多矣。 脉学者,专辩脉诀之误也。今之医者,无不诵脉诀。而李君谓非叔和著,特条列而正之,然非李君之言也。宋陈无择尝斥为高阳生作矣,亦非无择之言也,朱晦翁尝讥其鄙浅伪书矣。脉诀行而脉经隐,脉诀之误既明,脉经其可复兴乎?奇经八脉者,其名出于《难经》,而其论原于《素问》,以非十二经之正,故谓之奇经也。 昔湻于意拜受公乘阳庆脉书奇欬术,即此世之医者,且不能举其数,况通其义乎。叔和曰:“瓦雨降下,沟渠溢满,圣人不能图也;脉络流溢,诸经不能复拘也。”然则八脉可以不讲乎?八脉明,而脉理尽矣。脉理尽,而病无不察,可以穷吾治之之方矣。语云:“人之所病,病疾多,而医之所病,病道少。”通乎脉学,又通乎八脉之学,道其患少也乎哉?因并刻附于本草之后。 癸卯秋七月上浣长州张鼎思书 题奇经八脉考   奇经八脉,闻之旧矣,而不解其奥。今读濒湖李君八脉考,原委精详,经络贯彻,顿觉蒙开塞决,胸次豁然,诚仙医二家入室指南也。然匪易牙亦未易味之,李君搏极群书,参讨古今,九流百氏,咸有撰述,此特其一脔尔。因僭述其槩而题之。隆庆壬申中秋日,道南吴哲拜题。 奇经八脉考引   奇经八脉考者,李君濒湖所撰辑以活人者也。经有正有奇,独考奇者。奇经,人所略,故致详焉。并病原治法靡不条具,若指诸掌,岂惟医学有赖,玄修之士,亦因以见身中造化真机矣。用心之勤如此,何其仁哉! 濒湖世儒,兼以医鸣,一门父子兄弟,富有著述,此特见一斑耳。问不佞,尝推其直,谅多闻之益,因僭识简端,以告后之君子。 明万历丁丑小暑日,同里日岩顾问顿首书。   《黄帝素问》王启玄注,《灵枢经》、《太苍公生死秘要》、《皇甫谧甲乙经》 《玄珠密语》、《扁鹊脉经》。 诸家注解《难经》吕广,杨玄操,庞安时,陈瑞孙,虞庶,丁德用,宋延臣,谢晋翁,王宗正,张元素,滑伯仁,熊宗立,纪天锡,周与权,张世贤。 《华陀脉经》、《仲景金匮方》、《仲景伤寒论》成无己注。《王叔和脉经》《诸氏遗书》澄,《千金方论》孙真人。《徐氏脉经》文伯,《巢氏遗书》元方,《外台秘要》王焘。《吴广脉赋》、《玉函经》杜光庭,《太平圣惠方》。  诸家注解《高阳生脉诀》通真子,张洁古,沈氏,李希范,张世贤,池氏,匆吮子。《脉经手诀》张及。《南阳活人书》脉说,《脉要新括》通真子,《诊脉须知》刘元宾,《陈言三因方》《崔紫虚脉诀》《方脉举要》刘三点,《王贶指迷方》《李希范脉髓》、《脉理玄秘》、《圣济总录》、《蔡西山脉经》、《医学发明》李东垣,《杨仁斋医脉真经》、《萧世基脉粹》、《碎金脉诀》、《张扩太素脉诀》、《魏伯祖脉说》、《张杲医说》、《杨文德太素脉诀》、《王适斋脉诀》、《王世相医开》、《詹炎举太素脉诀》、《脉诀刊误》戴同父,《决脉精要》黎氏寿,《彭用光太素脉》《脉诀图说》朱丹溪,《诊家枢要》滑寿,《医经小学》刘纯,《医学权舆》傅滋,《儒医精要》赵继宗,《储华谷却疑说》、《朱子文集》、《吴草庐集》、《祁贯传道集》 濒湖脉学·序   李时珍曰:宋有俗子,杜撰脉诀,鄙陋讹谬,医学习诵,以为权舆,逮臻颁白,脉理竟昧。戴同父常刊其误,先考月池翁著《四诊发明》八卷,皆精诣奥室,浅学未能窥造珍,因撮粹撷华僭撰此书,以便习读,为脉指南。世之医病两家,咸以脉为首务。不知脉乃四诊之末,谓之巧者尔。上士欲会其全,非备四诊不可。  明嘉靖甲子上元日,谨书于濒湖薖所。 濒湖脉学·浮   浮 阳 浮脉:举之有余,按之不足。《脉经》。如微风吹鸟背上毛,厌厌聂聂。轻泛貌。如循榆夹《素问》。如水漂木。崔氏,如捻葱叶。黎氏。  浮脉法天。有轻清在上之象。在卦为乾。在时为秋。在人为肺。又谓之毛。太过则中坚旁虚。如循鸡羽。病在外也。不及则气来毛微,病在中也。 《脉诀》言:“寻之如太过,乃浮兼洪紧之象,非浮脉也。” 【体状诗】  浮脉惟从肉上行,如循榆夹似毛轻,三秋得令知无恙,久病逢之却可惊。  【相类诗】 浮如木在水中浮,浮大中空乃是芤,拍拍而浮是洪脉,来时虽盛去悠悠。 浮脉轻平似捻葱,虚来迟大豁然空,浮而柔细方为濡,散似杨花无定踪。  浮而有力为洪,浮而迟大为虚,虚甚为散。浮而无力为芤,浮而柔细为濡。  【主病诗】 浮脉为阳表病居,迟风数热紧寒拘,浮而有力多风热,无力而浮是血虚。 寸浮头痛眩生风,或有风痰聚在胸,关上土衰兼木旺,尺中溲便不流通。  浮脉主表,有力表实,无力表虚,浮迟中风,浮数风热,浮紧风寒,浮缓风湿,浮虚伤暑,浮芤失血,浮洪虚热,浮散劳极。 濒湖脉学·沉   沉 阴 沉脉:重手按至筋骨乃得。《脉经》。如绵里砂内刚外柔。杨氏。如石投水。必极其底。 沉脉法地。有渊泉在下之象。在卦为坎,在时为冬。在人为肾。又谓之石。亦曰营。太过则如弹石。按之益坚。病在外也。不及则气来虚微去微。去如数者。病在中也。 《脉诀》言:“缓度三关,状如烂绵者,非也。”沉有缓数及各部之沉,烂绵乃弱脉,非沉也。  【体状诗】 水行润下脉来沉,筋骨之间耍滑匀,女子寸兮男子尺,四时如此号为平。 【相类诗】 沉帮筋骨自调匀,伏则推筋着骨寻,沉细如绵真弱脉,弦长实大是牢形。  沉行筋间,伏行骨上,牢大有力,弱细无力。 【主病诗】 沉潜水畜阴经病,数热迟寒滑有痰,无力而沉虚与气,沉而有力积并寒。...
《血证论》在线阅读,唐容川《血证论》原文百度网盘下载txt
医经

《血证论》在线阅读,唐容川《血证论》原文百度网盘下载txt

国学知识大全—若想心如明镜,必当饱读诗书。中医基础知识入门自学书籍下载 国学文化、国学古籍讲座、中医书籍、中医文化、中医书籍资料集合。 国学经典书籍推荐书目大全集下载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全文,更多内容,注册本站会员或者直接付费下载txt学习完整版更方便哦 (手机下载用户选择浏览器打开–登录账号或直接购买—下载电子书既可阅读) 《血证论》在线阅读,唐容川《血证论》原文百度网盘下载txt 血證論 《血證論》(公元 1885 年)清.唐宗海(容川)著。 八卷。闡述氣血關係,血證的病機及其療法,極有心得。 卷一 陰陽水火氣血論 人之一身, 不外陰陽, 而陰陽二字, 即是水火, 水火二字, 即是氣血, 水即化氣, 火即化血, 何以言水即化氣哉, 氣著於物, 復還為水, 是明驗也, 蓋人身之氣, 生於臍下丹田氣海之中, 臍下者腎, 與膀胱水所歸宿之地也, 此水不自化為氣, 又賴鼻間吸入天陽, 從肺管引心火, 下入於臍之下, 蒸其水使化為氣, 如易之坎卦, 一陽生於水中, 而為生氣之根, 氣既生, 則隨太陽經脈為布護於外, 是為衛氣, 上交於肺, 是為呼吸, 五臟六腑, 息以相吹, 止此一氣而已, 然氣生於水,...
《素问》全书全文免费阅读,《素问》全集书籍在线阅读下载txt
医经

《素问》全书全文免费阅读,《素问》全集书籍在线阅读下载txt

国学知识大全—若想心如明镜,必当饱读诗书。中医基础知识入门自学书籍下载 国学文化、国学古籍讲座、中医书籍、中医文化、中医书籍资料集合。 国学经典书籍推荐书目大全集下载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全文,更多内容,注册本站会员或者直接付费下载txt学习完整版更方便哦 (手机下载用户选择浏览器打开–登录账号或直接购买—下载电子书既可阅读) 《素问》全书全文免费阅读,《素问》全集书籍在线阅读下载txt 素问 简称《素问》,是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著作,约成书于战国时期。素者,本也;问者,皇帝问于岐伯也,岐伯乃上古医学先知,以皇帝与先知们问答形式撰写的综合性医学文献。相传为黄帝创作,实际非出自一时一人之手,大约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原来9卷,古书早已亡佚,后经唐王冰订补,改编为24卷,计81篇,定名为《黄帝内经素问》,以人与自然统一观、阴阳学说、五行说、脏腑经络学为主线,论述摄生、脏腑、经络、病因、病机、治则、药物以及养生防病等各方面的关系,集医理、医论、医方于一体,保存了《五色》、《脉变》、《上经》、《下经》、《太始天元册》等20多种古代医籍。 《黄帝内经素问》与《灵枢经》同为《黄帝内经》之组成部分,而《黄帝内经》则是现存最早最重要的一部医学著作,是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和奠基之作。 ============================================================================== 黄帝内经素问序: 夫释缚脱艰,全真导气,拯黎元于仁寿,济赢劣以获安者,非三圣道则不能致之矣。孔安国序《尚书》曰: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班 固《汉书·艺文志》曰:《黄帝内经》十八卷。《素问》即其经之九卷也,兼《灵枢》九卷,乃其数焉。虽复年移代革,而授学犹存,惧非其人,而时有所隐,故第 七一卷,师氏藏之,今之奉行,惟八卷尔。然而其文简,其意博,其理奥,其趣深,天地之象分,阴阳之候列,变化之由表,死生之兆彰,不谋而遐迩自同,勿约而 幽明斯契,稽其言有微,验之事不忒,诚可谓至道之宗,奉生之始矣。假若天机迅发,妙识玄通,成谋虽属乎生知,标格亦资于诂训,未尝有行不由送,出不由户者 也。然刻意研精,探微索隐,或识契真要,则目牛无全,故动则有成,犹鬼神幽赞,而命世奇杰,时时间出焉。则周有秦公,魏有张公、华公,皆得斯妙道者也。咸 日新其用,大济蒸人,华叶递荣,声实相副,盖教之著矣,亦天之假也。 冰弱龄慕道,夙好养生,幸遇真经,式为龟镜。而世本纰缪,篇目重叠,前 后不伦,文义悬隔,施行不易,披会亦难,岁月既淹,袭以成弊。或一篇重出,而别立二名;或两论并吞,而都为一目;或问答未已,别树篇题;或脱简不书,而云 世阀。重“合经”而冠“针服”,并“方宜”而为“咳篇”,隔“虚实’而为“逆从”,合“经络”而为“论要”,节“皮部”为“经络”,退“至教”以“先 针”,诸如此流,不可胜数。且将升岱岳,非运奚为,欲诣扶桑,无舟莫适。乃精勤博访,而并有其人,历十二年,方臻理要,询谋得失,深遂夙心。时于先生郭子 斋堂,受得先师张公秘本,文字昭晰,义理环周,一以参详,群疑冰释。恐散于末学,绝彼师资,因而撰注,用传不朽。兼旧藏之卷,合八十一篇二十四卷,勒成一 部,冀乎究尾明首,寻注会经,开发童蒙,宣扬至理而已。其中简脱文断,义不相接者,搜求经论所有,迁移以补其处。篇目坠缺,指事不明者,量其意趣,加字以 昭其义。篇论吞并,义不相涉,阙漏名目者,区分事类,别目以冠篇首。君臣请问,礼仪乖失者,考校尊卑,增益以光其意。错简碎文,前后重叠者,详其指趣,削 去繁杂,以存其要。辞理秘密,难粗论述者,别撰《玄珠》,以陈其道。凡所加字,皆朱书其文,使今古必分,字不杂糅。庶厥昭彰圣旨,敷畅玄言,有如列宿高 悬,奎张不乱,深泉净滢,鳞介咸分,君臣无夭枉之期,夷夏有延龄之望,俾工徒勿误,学者惟明,至道流行,徽音累属,千载之后,方知大圣之慈惠无穷。 时大唐宝应元年岁次壬寅序 启玄子王冰撰 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乃问于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帝曰:人年老而无子者,材力尽耶,将天数然也。岐伯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肾者主水,受五藏六府之精而藏之,故五藏盛,乃能写。今五藏皆衰,筋骨解堕,天癸尽矣。故发鬓白,身体重,行步不正,而无子耳。 帝曰:有其年已老而有子者何也。岐伯曰:此其天寿过度,气脉常通,而肾气有余也。此虽有子,男不过尽八八,女不过尽七七,而天地之精气皆竭矣。 帝曰:夫道者年皆百数,能有子乎。岐伯曰:夫道者能却老而全形,身年虽寿,能生子也。 黄帝曰: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中古之时,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达之外,此盖益其寿命而强者也,亦归于真人。其次有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被服章,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其次有贤人者,法则天地,象似日月,辨列星辰,逆从阴阳,分别四时,将从上古合同于道,亦可使益寿而有极时。 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天气,清净光明者也,藏德不止,故不下也。天明则日月不明,邪害空窍,阳气者闭塞,地气者冒明,云雾不精,则上应白露不下。交通不表,万物命故不施,不施则名木多死。恶气不发,风雨不节,白露不下,则菀槁不荣。贼风数至,暴雨数起,天地四时不相保,与道相失,则未央绝灭。唯圣人从之,故身无奇病,万物不失,生气不竭。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 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反顺为逆,是谓内格。 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生气通天论篇第三 黄帝曰: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其生五,其气三,数犯此者,则邪气伤人,此寿命之本也。 苍天之气清净,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此因时之序。故圣人传精神,服天气,而通神明。失之则内闭九窍,外壅肌肉,卫气散解,此谓自伤,气之削也。...
《景岳全书》方剂大全在线阅读,《景岳全书》方剂大全下载txt
医经方剂论

《景岳全书》方剂大全在线阅读,《景岳全书》方剂大全下载txt

国学知识大全—若想心如明镜,必当饱读诗书。中医基础知识入门自学书籍下载 国学文化、国学古籍讲座、中医书籍、中医文化、中医书籍资料集合。 国学经典书籍推荐书目大全集下载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全文,更多内容,注册本站会员或者直接付费下载txt学习完整版更方便哦 (手机下载用户选择浏览器打开–登录账号或直接购买—下载电子书既可阅读) 《景岳全书》方剂大全在线阅读,《景岳全书》方剂大全下载txt 景岳全书   张景岳(1563~1640) 中国明代医学家。名介宾,字会卿,号景岳,别号通一子。原籍四川绵竹,后迁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自幼聪明好学,博览经史百家。14岁时随父到京师,曾拜名医金英(梦石)为师学习医术。壮年时投笔从戎,遍历东北各地,后卸职回乡,专攻医学,把广泛的经史、天文、术数、堪舆、律吕、兵法等知识运用到医学之中,很快成为名医,求诊者络绎不绝。张景岳非常重视《内经》,对《素问》、《灵枢》进行了30多年研究,根据个人体会,以类分门,撰成《类经》32卷。后又以图解形式阐述《内经》中运气学说,编成《类经图翼》11卷,阐发“医易同源”原理写成《类经附翼》4卷。晚年结合个人丰富的临证经验和独到深湛的理论,撰成《景岳全书》64卷。在医学思想上张景岳属温补学派,喜用熟地和温补方药,人称张熟地。 卷之一入集傳忠錄上   明理萬事不能外乎理,而醫之於理為尤切。散之則理為萬象,會之則理歸一心。夫醫者,一心也;病者,萬象也。舉萬病之多,則醫道誠難,然而萬病之病,不過各得一病耳。譬之北極者,醫之一心也;萬星者,病之萬象也。欲以北極而對萬星,則不勝其對,以北極而對一星,則自有一線之直,彼此相照,何得有差?故醫之臨證,必期以我之一心,洞病者之一本。以我之一,對彼之一,既得一真,萬疑俱釋,豈不甚易。一也者,理而已矣。苟吾心之理明,則陰者自陰,陽者自陽,焉能相混?陰陽既明,則表與裏對,虛與實對,寒與熱對,明此六變,明此陰陽,則天下之病固不能出此八者。是編也,列門為八,列方亦為八,蓋古有兵法之八門,予有醫家之八陣,一而八之,所以神變化,八而一之,所以溯淵源。故予於此錄,首言明理,以統陰陽諸論,詳中求備,用帥八門。夫兵係興亡,醫司性命,執中心學,孰先乎此?是即曰傳中可也,曰傳心亦可也。然傳中傳心,總無非為斯人斯世之謀耳,故復命為傳忠錄。  陰陽篇凡診病施治,必須先審陰陽,乃為醫道之綱領。陰陽無謬,治焉有差?醫道雖繁,而可以一言蔽之者,曰陰陽而已。故證有陰陽,脈有陰陽,藥有陰陽。以證而言,則表為陽,裏為陰;熱為陽,寒為陰;上為陽,下為陰;氣為陽,血為陰;動為陽,靜為陰;多言者為陽,無聲者為陰;喜明者為陽,欲暗者為陰。陽微者不能呼,陰微者不能吸;陽病者不能俯,陰病者不能仰。以脈而言,則浮大滑數之類皆陽也,沉微細澀之類皆陰也。以藥而言,則升散者為陽,歛降者為陰;辛熱者為陽,苦寒者為陰;行氣分者為陽,行血分者為陰;性動而走者為陽,性靜而守者為陰。此皆醫中之大法。至於陰中復有陽,陽中復有靜,疑似之間,辨須的確。此而不識,極易差訛,是又最為緊要,然總不離於前之數者。但兩氣相兼,則此少彼多,其中便有變化,一皆以理測之,自有顯然可見者。若陽有餘而更施陽治,則陽愈熾而陰愈消;陽不足而更用陰方,則陰愈盛而陽斯滅矣。設能明徹陰陽,則醫理雖玄,思過半矣。  道產陰陽,原同一氣,火為水之主,水即火之源,水火原不相離也。何以見之?如水為陰,火為陽,象分冰炭。何謂同源?蓋水性本熱,使火中無水,其熱必極,熱極則亡陰,而萬物焦枯矣。水性本寒,使水中無火,其寒必極,寒極則亡陽,而萬物寂滅矣。此水火之氣,果可呼吸相離乎?其在人身,是即元陰元陽,所謂先天之元氣也。欲得先天,當思根柢。命門為受生之竅,為水火之家,此即先天之北闕也。舍此他求,如涉海問津矣,學者宜識之。 凡人之陰陽,但知以氣血,臟腑,寒熱為言,此特後天有形之陰陽耳。至若先天無形之陰陽,則陽曰元陽,陰曰元陰。元陽者,即無形之火,以生以化,神機是也,性命係之,故亦曰元氣。元陰者,即無形之水,以長以立,天癸是也,強弱係之,故亦曰元精。元精元氣者,即化生精氣之元神也。生氣通天,惟賴乎此。經曰: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即此之謂。今之人,多以後天勞慾戕及先天,今之醫,只知有形邪氣,不知無形元氣。夫有形者,跡也,盛衰昭著,體認無難;無形者,神也,變幻倏忽,挽回非易。故經曰:粗守形,上守神。嗟呼!又安得有通神明而見無形者,與之共談斯道哉。 天地陰陽之道,本貴和平,則氣令調而萬物生,此造化生成之理也。然陽為生之本,陰實死之基,故道家曰:分陰未盡則不仙,分陽未盡則不死。華元化曰:得其陽者生,得其陰者死。故凡欲保生重命者,尤當愛惜陽氣,此即以生以化之元神,不可忽也。曩自劉河間出,以暑火立論,耑用寒涼,伐此陽氣,其害已甚,賴東垣先生論脾胃之火必須溫養,然尚未能盡斥一偏之謬,而丹溪復出,又立陰虛火動之論,製補陰,大補等丸,俱以黃檗,知母為君,寒涼之弊又復盛行。夫先受其害者,既去而不返,後習而用者,猶迷而不悟。嗟乎!法高一尺,魔高一丈,若二子者,謂非軒歧之魔乎?余深悼之,故直削於此,實冀夫盡洗積陋,以蘇生命之厄,誠不得不然也。觀者其諒之察之,勿以誹謗先輩為責也幸甚。  陰陽虛實。經曰:陽虛則外寒,陰虛則內熱,陽盛則外熱,陰盛則內寒。 經曰:陽氣有餘,為身熱無汗。此言表邪之實也。又曰:陰氣有餘,為多汗身寒。此言陽氣之虛也。仲景曰:發熱惡寒發於陽,無熱惡寒發於陰。又曰:極寒反汗出,身必冷如冰。此與經旨義相上下。  經曰:陰盛則陽病,陽盛則陰病。陽勝則熱,陰勝則寒。 陰根於陽,陽根於陰。凡病有不可正治者,當從陽以引陰,從陰以引陽,各求其屬而衰之。如求汗於血,生氣於精,從陽引陰也。又如引火歸源,納氣歸腎,從陰引陽也。此即水中取火,火中取水之義。  陰之病也,來亦緩而去亦緩;陽之病也,來亦速而去亦速。陽生于熱,熱則舒緩;陰生於寒,寒則拳急。寒邪中於下,熱邪中於上,飲食之邪中於中。一,考之[中藏經]曰:陽病則旦靜,陰病則夜寧;陽虛則暮亂,陰虛則朝爭。蓋陽虛喜陽助,所以朝輕而暮重,陰虛喜陰助,所以朝重而暮輕,此言陰陽之虛也。若實邪之候,則與此相反。凡陽邪盛者,必朝重暮輕;陰邪盛者,必朝輕暮重,此陽逢陽王,陰得陰強也。其有或晝或夜,時作時止,不時而動者,以正氣不能主持,則陰陽勝負,交相錯亂,當以培養正氣為主,則陰陽將自和矣。但或水或火,宜因虛實以求之。  六變辨六變者,表裏寒熱虛實也。是即醫中之關鍵,明此六者,萬病皆指諸掌矣。以表裏言之,則風寒暑濕火燥感於外者是也。以裏言之,則七情,勞慾,飲食傷於內者是也。寒者陰之類也,或為內寒,或為外寒,寒者多虛。熱者陽之類也,或為內熱,或為外熱,熱者多實。虛者,正氣不足也,內出之病多不足。實者,邪氣有餘也,外入之病多有餘。六者之詳,條列如左。 表證篇表證者,邪氣之自外而入者也。凡風寒暑濕火燥,氣有不正,皆是也。經曰:清風大來,燥之勝也,風木受邪,肝病生焉。熱氣大來,火之勝也,金燥受邪,肺病生焉。寒氣大來,水之勝也,火熱受邪,心病生焉。濕氣大來,土之勝也,寒水受邪,腎病生焉。風氣大來,木之勝也,土濕受邪,脾病生焉。又曰:冬傷於寒,春必病溫。春傷於風,夏生飧泄。夏傷于暑,秋必痎瘧。秋傷於濕,冬生欬嗽,又曰:風從其衝後來者為虛風,傷人者也,主殺主害者。凡此之類,皆言外來之邪。但邪有陰陽之辨,而所傷亦自不同。蓋邪雖有六,化止陰陽,陽邪化熱,熱則傷氣,陰邪化寒,寒則傷形。傷氣者,氣通於鼻,鼻通於臟,故凡外受暑熱而病有發於中者,以熱邪傷氣也。傷形者,淺則皮毛,深則經絡,故凡外受風寒而病為身熱體痛者,以寒邪傷形也。經曰:寒則腠理閉,氣不行,故氣收矣。炅則腠理開,營衛通,汗大泄,故氣泄矣。此六氣陰陽之辨也。然而六邪之感於外者,又惟風為最,蓋風為百病之長,寒為殺厲之氣。人身內有臟腑,外有經絡,凡邪氣之客於形也,必先舍於皮毛;留而不去,乃入於孫絡;留而不去,乃入於絡脈;留而不去,乃入於經脈,然後內連五臟,散於腸胃,陰陽俱感,五臟乃傷,此邪氣自外而內之次也。然邪氣在表,必有表證,既見表證,則不可攻裏,若誤攻之。非惟無涉,且恐裏虛則邪氣乘虛愈陷也。表證既明,則裏證可因而解矣。故表證之辨,不可不為之先察。 人身臟腑在內,經絡在外,故臟腑為裏,經絡為表。在表者,手足各有六經,是為十二經脈。以十二經脈分陰陽,則六陽屬腑為表,六陰屬臟為裏。以十二經脈分手足,則足經之脈長而且遠,自上及下,遍絡四體,故可按之以察周身之病。手經之脈短而且近,皆出入於足經之間,故凡診傷寒外感者,則但言足經不言手經也。然而足之六經,又以三陽為表,三陰為裏。而三陽之經,則又以太陽為陽中之表,以其脈行於背,背為陽也。陽明為陽中之裏,以其脈行於腹,腹為陰也。少陽為半表半裏,以其脈行於側,三陽傳遍而漸入三陰也。故凡欲察表證者,但當分前後左右,而以足三陽經為主。然三陽之中,則又惟太陽一經,包覆肩背,外為周身之綱維,內連五臟六腑之肓腧,此諸陽之主氣,猶四通八達之衢也。故凡風寒之傷人,必多自太陽經始。  足三陰之經皆自腳上腹,雖亦在肌表之間,然三陰主裏,而凡風寒自表而入者,未有不由陽經而入陰分也。若不由陽經逕入三陰者,即為直中陰經,必連臟矣。故陰經無可據之表證。 寒邪在表者,必身熱無汗,以邪閉皮毛也。 寒邪客於經絡,必身體疼痛,或拘急而痠者,以邪氣亂營氣,血脈不利也。  寒邪在表而頭痛者,有四經焉。足太陽脈挾於頭頂,足陽明脈上至頭維,足少陽脈上行兩角,足厥陰脈上會於巔,皆能為頭痛也。故惟太陰,少陰皆無頭痛之證。 寒邪在表多惡寒者,蓋傷於此者必惡此,所謂傷食惡食,傷寒惡寒也。 邪氣在表,脈必緊數者,營氣為邪所亂也。 太陽經脈起自內眥,上頂巔,下項,挾脊行腰膕,故邪在太陽者,必惡寒發熱而兼頭項痛,腰脊強,或膝?痠疼也。 陽明經脈起自目下,循面鼻,行胸腹,故邪在陽明者,必發熱微惡寒,而兼目痛鼻乾不眠也。 少陽為半表半裏之經,其脈繞耳前後,由肩井下?肋,故邪在少陽者,必發熱而兼耳聾?痛,口苦而嘔,或往來寒熱也。以上皆三陽之表證,但見表證,則不可攻裏。或發表,或微解,或溫散,或涼散,或溫中托裏而為不散之散,或補陰助陰而為雲蒸雨化之散。鳴呼!意有在而言難盡也,惟慧者之心悟之。  表證之脈,仲景曰:寸口脈浮而緊,浮則為風,緊則為寒,風則傷衛,寒則傷營,營衛俱病,骨節煩疼,當發其汗也。[脈經]註曰:風為陽,寒為陰,衛為陽,營為陰,風則傷陽,寒則傷陰,各從其類而傷也。故衛得風則熱,營得寒則痛,營衛俱病,故致骨節煩疼,當發汗解表而愈。  浮脈本為屬表,此固然也,然有邪寒初感之甚者,拘束衛氣,脈不能達,則必沉而兼緊,此但當以發熱身痛等表證參合而察之,自可辨也。又若血虛動血者,脈必浮大。陰虛水虧者,脈必浮大。內火熾盛者,脈必浮大。關陰格陽者,脈必浮大。若此者,俱不可一概以浮為表論,必當以形氣病氣有無外證參酌之。若本非表證,而誤認為表,則殺人於反掌之間矣。 外感寒邪,脈大者必病進,以邪氣日盛也。然必大而兼緊,方為病進,若先小而後大,及漸大漸緩者,此以陰轉陽,為胃氣漸至,將解之兆也。 寒邪未解,脈息緊而無力者,無愈期也。何也?蓋緊者,邪氣也,力者,元氣也,緊而無力,則邪氣有餘而元氣不足也。元氣不足,何以逐邪?臨此證者,必能使元陽漸充,則脈漸有力,自小而大,自虛而實,漸至洪滑,則陽氣漸達,表將解矣。若日見無力,而緊數日進,則危亡之兆也。  病必自表而入者,方得謂之表證,若由內以及外,便非表證矣。經曰:從內之外者調其內,從外之內者治其外。從內之外而盛於外者,先治其內而後治其外;從外之內而盛於內者,先治其外而後調其內。此內外先後之不可不知也。 傷風,中風,雖皆有風之名,不可均作表證。蓋傷風之病,風自外入者也,可散之溫之而已,此表證也。中風之病,雖形證似風,實由內傷所致,本無外邪,故不可以表證論治,法具本條。  發熱之類,本為火證,但當分辨表裏。凡邪氣在表發熱者,表熱而裏無熱也,此因寒邪,治宜解散。邪氣在裏發熱者,必裏熱先甚而後及於表也,此是火證,治宜清涼。凡此內外,皆可以邪熱論也。若陰虛水虧而為骨蒸夜熱者,此虛熱也,又不可以邪熱為例,惟壯水滋陰可以治之。 濕燥二氣,雖亦外邪之類,但濕有陰陽,燥亦有陰陽。濕從陰者為寒濕,濕從陽者為濕熱。燥從陽者因於火,燥從陰者發於寒。熱則傷陰,必連於臟。寒則傷陽,必連於經。此所以濕燥皆有表裏,必須辨明而治之。 濕證之辨,當辨表裏。經曰:因於濕,首如裹。又曰:傷於濕者,下先受之。若道路衝風冒雨,或動作辛苦之人,汗濕沾衣,此皆濕從外入者也。若嗜好酒漿生冷,以致泄瀉,黃疸,腫脹之類,此濕從內出者也。在上在外者,宜微從汗解,在下在裏者,宜分利之。濕熱者宜清宜利,寒濕者宜補脾溫腎。 燥證之辨,亦有表裏。經曰:清氣大來,燥之勝也,風木受邪,肝病生焉。此中風之屬也。蓋燥勝則陰虛,陰虛則血少,所以或為牽引,或為拘急,或為皮腠風消,或為臟腑乾結,此燥從陽化,營氣不足,而傷乎內者也,治當以養營補陰為主。若秋令太過,金氣勝而風從之,則肺先受病,此傷風之屬也。蓋風寒外束,氣應皮毛,故或為身熱無汗,或為欬嗽喘滿,或鼻塞聲啞,或咽喉乾燥,此燥以陰生,衛氣受邪,而傷乎表者也,治當以輕揚溫散之劑,煖肺去寒為主。 裏證篇裏證者,病之在內在臟也。凡病自內生,則或因七情,或因勞倦,或因飲食所傷,或為酒色所困,皆為裏證。以此言之,實屬易見,第於內傷外感之間,疑似之際,若有不明,未免以表作裏,以裏作表,乃致大害,故當詳辨也。 身雖微熱,而濈濈汗出不止,及無身體痠疼拘急,而脈不緊數者,此熱非在表也。  證似外感,不惡寒,反惡熱,而絕無表證者,此熱盛於內也。 凡病表證,而小便清利者,知邪未入裏也。 表證已具,而飲食如故,胸腹無礙者,病不及裏也。若見嘔惡口苦,或心胸滿悶不食,乃表邪傳至胸中,漸入於裏也。若煩躁不眠,乾渴譫語,腹痛自利等證,皆邪入於裏也。若腹脹喘滿,大便結硬,潮熱斑黃,脈滑而實者,此正陽明胃腑裏實之證,可下之也。 七情內傷,過於喜者,傷心而氣散,心氣散者,收之養之。過於怒者,傷肝而氣逆,肝氣逆者,平之抑之。過於思者,傷脾而氣結,脾氣結者,溫之豁之。過於憂者,傷肺而氣沉,肺氣沉者,舒之舉之。過於恐者,傷腎而氣怯,腎氣怯者,安之壯之。 飲食內傷,氣滯而積者,脾之實也,宜消之逐之;不能運化者,脾之虛也,宜煖之助之。 酒濕傷陰,熱而煩滿者,濕熱為病也,清之泄之;酒濕傷陽,腹痛瀉利嘔惡者,寒濕之病也,溫之補之。 勞倦傷脾者,脾主四肢也,須補其中氣。 色慾傷腎而陽虛無火者,兼培其氣血;陰虛有火者,純補其真陰。  痰飲為患者,必有所本,求所從來,方為至治。若但治標,非良法也。詳具本條。 五臟受傷,本不易辨,但有諸中必形諸外,故肝病則目不能視而色青,心病則舌不能言而舌赤,脾病則口不知味而色黃,肺病則鼻不聞香臭而色白,腎病則耳不能聽而色黑。 虛實篇虛實者,有餘不足也。有表裏之虛實,有氣血之虛實,有臟腑之虛實,有陰陽之虛實。凡外入之病多有餘,內出之病多不足。實言邪氣實則當瀉,虛言正氣虛則當補。凡欲察虛實者,為欲知根本之何如,攻補之宜否耳。夫疾病之實,固為可慮,而元氣之虛,慮尤甚焉。故凡診病者,必當先察元氣為主,而後求疾病。若實而誤補,隨可解救,虛而誤攻,不可生矣。然總之虛實之要,莫逃乎脈。如脈之真有力真有神者,方是真實證,脈之似有力似有神者,便是假實證,矧脈之無力無神,以至全無力全無神者哉,臨證者萬毋忽此。 表實者,或為發熱,或為身痛,或為惡熱掀衣,或為惡寒鼓慄。寒束於表者無汗,火盛於表者有瘍。走注而紅痛者,知營衛之有熱;拘急而痠疼者,知經絡之有寒。 裏實者,或為脹為痛,或為痞為堅,或為閉為結,或為喘為滿,或懊?不寧,或躁煩不眠,或氣血積聚,結滯腹中不散,或寒邪熱毒深留臟腑之間。  陽實者,為多熱惡熱。陰實者,為痛結而寒。氣實者,氣必喘促而聲色壯厲。血實者,血必凝聚而且痛且堅。 心實者,多火而多笑。肝實者,兩?少腹多有疼痛,且復多怒。脾實者,為脹滿氣閉,或為身重。肺實者,多上焦氣逆,或為欬喘。腎實者,多下焦壅閉,或痛或脹,或熱見於二便。 表虛者,或為汗多,或為肉戰,或為怯寒,或為目暗羞明,或為耳聾眩暈,或肢體多見麻木,或舉動不勝勞煩,或為毛槁而肌肉削,或為顏色憔悴而神氣索然。 裏虛者,為心怯心跳,為驚惶,為神魂之不寧,為津液之不足,或為饑不能食,或為渴不喜冷,或畏張目而視,或聞人聲而驚。上虛則飲食不能運化,或多嘔惡而氣虛中滿。下虛則二陰不能流利,或便尿失禁,肛門脫出,而泄瀉遺精。在婦人則為血枯經閉,及墮胎崩淋帶濁等證。...